为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近年来,我县抓住关键环节,努力在“一把手”村党支部书记的建设上下工夫,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目前全县村支部书记队伍结构得到明显改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明显增强。
一、明确标准,进一步改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结构
1、明确选任标准。县委组织部对村党支部书记的选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具有较强的党性观念,要具有较强的宗旨观念,要具有较强的事业责任感,要具有能依靠科技致富、发展农村经济的本领,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
2、拓宽选任渠道。要注重工作实绩和群众公认,注重从部队专业军人、大中专毕业生、乡土拔尖人才、致富能手、中介组织中选拔有党性、有致富和带富能力、有为群众服务思想的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真正做到优中选优。
二、强化培养,全面提高村党支部书记的整体素质
我县近几年都把村党支部书记培训工作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总体规划,并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对各村党支部书记每年组织一次培训,每人参加集中培训时间5-7天。并科学确定培训内容,重点培训政治理论、农村实用科技、致富技能和法律法规知识以及党务工作知识。并根据农村基层实际,采取集中辅导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经验交流与外出考察相结合,座谈讨论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强化培训效果。通过学习和培训,帮助他们加深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和把握;增强团结和带领群众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本领;增强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领导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三、严格管理,不断提高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工作水平
1、完善各类监督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任期审计制度、离任审计制度和民主评议制度。对村党支部及支部书记的工作进行定期审计。坚持一年一审计,审计内容包括集体经济经营情况、财务收支情况、集体资产变化情况、债权债务情况以及其它需要审计的情况。二是加强对各村执行村务公开制度情况的检查监督,保证村级财务、集体企业和生产资料发包、群众往来账目、村干部报酬、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以及群众关心和要求公开的事情公开到位。三是指导各村制定和完善党内监督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和各项民主决策制度,按时组织召开党员大会及村民代表会议,听取村党支部工作报告,讨论和决定村里重大事项。村里重大事项在村民代表会议讨论之前,须经过党员大会讨论并形成一致意见。四是加强对村党支部书记的勤政廉政的监督,实行述职述廉评议制度,坚持一年一考核,半年一抽查,增强其廉洁意识、表率意识,规范从政行为,塑造良好形象。
2、实施引咎辞职制度。对村支部书记实行动态管理,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有以下8种情形之一者应引咎辞职:组织观念淡薄,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偏差,不能与上级党组织保持一致;不热爱岗位,工作不负责任,有严重失误,造成损失;治村无方,工作实绩平平,上任后未能改变村面貌或村面貌改变不大;班子不团结,闹无原则纠纷,本人应承担主要责任;不为群众办实事,群众基础差,信任度低,群众强烈要求调整;有以权谋私行为,存在不廉洁问题,群众反映较大;有违法违纪等方面问题;民主测评称职以上票数达不到60%,或不称职票达30%以上。对有上述情形须引咎辞职但未主动提出的村党支部书记,将实行组织谈话,责令其辞职。
3、建立健全激励制约机制。一是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重点围绕发展集体经济、增强群众收入、削减村级债务等主要方面制定村党支部书记工作的具体目标,年终严格考核,根据工作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实行浮动工资制度,年度考核不称职的实行戒免谈话,连续两年考核不称职的实行引咎辞职;对连续三年考核优秀的予以表彰、奖励;对全面发展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应视情况予以重奖。二是鼓励村干部参加学历教育,取得成绩的按有关规定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三是注重发挥典型的导向、示范作用,及时发现和树立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典型,进行大力推广。
来源:安乡县委组织部
编辑:李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