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罗贻斌

编辑:李欢 2013-08-13 09:13:12
时刻新闻
—分享—

    罗贻斌1930年1月9日(农历己巳年腊月初十日)出生于广福寺(今安生乡广福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4岁到县城和顺粮行当学徒,不堪虐待,回家务农。

    解放后,他把翻身的喜悦化作革命的热情,1950年参加清匪反霸,减租退押斗争,1951年转为国家干部,195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区、乡、公社党委书记、农林水利局局长、县委农村工作部部长、县委办公室主任、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革命委会员副主任、县长等职务,为振兴安乡奋斗终身。

    安乡为水乡泽国,历代以农业为本,他洞悉县情,深知“农业是安乡的经济基础,忽视治水就是失策”的道理,致力于治水兴农的大业,整治西洞庭湖、修建安乡第一座大鲸港排水闸、松澧分流工程、荆江分洪蓄洪区南线大堤建设、历年防汛抢险、排渍抗旱以及农田基本建设,他历历在数,身居第一线。在国民经济暂时困难的1960年冬,粮食紧缺,物质匮乏,民力疲惫,他奉令执行湘鄂省委协议,扒毁松澧分流工程松滋河东支堵口,恢复原状,在王守寺工地,与民工同吃、同居、同劳动,鼓舞人民斗志,在极困难的条件下,抢在春汛前完成了扒口、复堤任务。“文化大革命”初期,党政机关受到冲击,陷于混乱,他不顾被“打倒”的危险,仍坚定不移地指挥防汛抢险,组织园田化建设。1968年,他被调任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工作后,置个人荣辱于脑后,一如既往,全身心地投入到农田基本建设中。是年冬,他带领8000民工参加荆江蓄洪区南线大堤加固工程,日以继夜,奋战数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在施工取土区还为公安县平整了600多亩园田。1972年秋,亢阳大旱,县东部22万亩农田遭受严重旱灾,又是他实地勘察,向县委提出“腰斩”虎渡河、引水救灾方案,并受命带领民工4000人,星夜奔赴大友垸河段,鏖战9个昼夜,拦河筑坝,抬高河水灌入垸田。

    1973年7月,罗贻斌担任县委副书记、县革委会副主任后,主管农业,但仍然倾心水利。他倾听群众呼声和农业科技人员的意见,提出园田化建设、科学种田、精制良种同步进行的主张,曾三次带队到海南岛繁殖水稻杂交品种,推广到全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79年12月,他在华中农学院进修期间,对“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有了更新的理解。看了县水电局负责人“关于全县水利冬修情况汇报”材料之后,立即致信安乡县委,信中写道:“安乡多水的问题,并未完全解决,扩种一部分棉花,就显得更加突出了,当然彻底解决它,还要一个不短的过程,光靠安装外排电机,仅是一个方面,但不能彻底解决。最主要的是挖深渠道,配套设施,适当地退田还湖,扩大容水量,这才是出路。尽管人们的认识不统一,但作为水利主管部门的同志,应该反复宣传和阐明这些观点。在内部水利工程的部署上,应坚持扩大容水量。夺湖为田的事,无论如何不能再干了,否则,我们到时候就要受到大自然的处罚。这样的教训,我们已经领教过了,要通过我们的工作,争取使它不再重演。”1980年回县后,他即投入全县电网改造、电力增容工程的指挥工作,他说:“借贷款、背利息,也要办妥这件事”,他会同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到省、地机关请求支持,到工厂选购机电器材,下工地督促施工,使大鲸港、大湖口变电站增容工程按计划竣工,进一步改善了农排供电的数量和质量。

    1980年澧水流域大水,8月3日,安保垸豆港大堤6000多米洪水漫顶,在危急关头,他带领9000多人,日夜奋战,抢修子堤,坚持在抗洪前钱,进行面对面的指挥,哪里有险他就出现在哪里,连续一个星期的战斗,终于履险为夷,保住了大垸安全。是年12月,他当选为县长,仍致力于治水兴农。他倾听各方意见,亲临实地勘察,提出废弃溃决后待复的永太垸,后经省、地批准实施,从而结束了永太垸溃而复修、修而又溃,劳民伤财的灾难历史。1981年长江特大洪水后,安乡松滋河东支(大湖口河)洪水创伤严重,防洪大堤数处垮坡,危及堤垸安全。为解决该洪道沿岸大堤块石护坡保脚急需的块石问题,1982年5月,他带县水电局负责人上省水利厅汇报,争取了2万方块石的投资,保证了大湖口河安全渡汛。1983年后,他晚期肺癌迸发,力竭声哑,还惦念着安乡水利,给县委写信,“无论如何要加强力量,筹集器材,防守危险堤段,搞好防汛抢险,保垸保丰收”。

    罗贻斌自参加革命之日起,几十年如一日,不谋私利,父母、妻子住在农村他不仅没有“农转非(农村户口转为非农村户口)”的念头,还经常鼓励家属勤劳生产,热爱集体,“不给集体添麻烦”。直到80年代,仍然挤在60年代搭的两间一偏房的茅屋里。有人这样问他:“家里如此清苦,你为了什么?”他安然回答:“先贤老夫子说过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为的是安乡人都有好日子过。”1983年11月5日去世,仅留下300元积蓄。

据《安乡县志》《安乡水利志》

编辑:李欢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安乡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