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春夏交替的时候,毛泽东与好友易礼容等来到安乡作社会调查,他身穿长衫,手拿一把油纸雨伞,步行来到安障像岩剅口村,这里有他的“湖南一师”的同窗好友周夏藩。周从“一师”毕业后回到故乡从事教育工作,毛泽东的到来令他十分兴奋,他对毛说:“你是一个精细之人,出门都带一把雨伞。”毛说:“晴带雨伞,饱带饥粮嘛!”周夏藩在家里杀鸡捕鱼置酒,并请当地有名的袖匠(厨师)主厨,还特地做了毛泽东喜欢吃的红烧肉。毛等在岩剅口同学家里住了两天,并到附近农民家里组织座谈会,收集了大量素材,为后来撰写《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打下了基础。周听毛泽东说还要到同学潘能源那里去,连忙派人到潘家传信。潘得知后,专门在家作准备迎接好友的到来。周夏藩又名周存恪,他一直珍藏着与毛泽东在一起的“同学录”。可是到了“文革”中,那本“同学录”被乡下的造反派给烧毁了,他们认为“同学录”与“族谱”一样是该破的“四旧”。
岩剅口村是伟人毛泽东到过的地方,有着特别的荣耀。
如今,岩剅已不存在了,六十年代初废掉后修建了一座装机310千瓦的外排电排,称为岩剅口电排站。邻边的村亦称为岩剅口村。
作者:彭丕炎
编辑:李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