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顶上有谢公墓。大顶的庙内曾供“谢公真人”的塑像。黄山南麓有一口白龙井,据说白龙是谢公的外甥。
谢公叫谢麟,北宋进士,福建瓯宁人。谢麟为什么葬到了湘鄂交界的黄山大顶上,人们为什么把他神化了,还说他是白龙的舅舅呢?故事得从谢麟这个人讲起。
北宋时期,荆州一带年年闹水灾,人民生活不得安定,生产不能发展,谢麟调到荆州石首后,首先就勘察水利,领导人民修堤筑坝,根治水患。有一天,他带着人马到了黄山,登上大顶,望着四周没有治理的水系说:“不根治这一带的水患,我死了都要葬在这山顶上看着你们修堤治河,为百姓造福。”不久,他按照计划在黄山北边修了一道堤——后人称这道堤为谢公堤。当时,统治阶层内部争权夺利,互相残杀,地方势力也挥戈动武,强占地盘,江宁贼子趁机侵犯谢麟。谢麟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屯重兵于荆州南北,保卫了水利建设和地方的安全。不久,谢麟在荆州死了,群众听了以后十分悲痛。在安置谢麟的葬事时,群众都要求把他葬在荆州一带。他的部下说,谢公生前说过,水患不根治,他死了就葬在黄山顶上。谢公的亲人赶来了,却要将他的灵柩运回福建老家,只好听从他亲人的安排,租了一只船,派专人护送谢公的灵柩。
那天,运送谢公灵柩的船只到了黄山边,船愈来愈重,行走很缓慢。本来是大好的晴天,突然乌云陡起,风雨雷电交加,船无法行走。护送灵柩的人只好把船停靠在黄山脚下,到岸上去躲雨。一阵雷雨过了,风平浪静,又是大好的天气。护柩的人都上船去,准备继续行船。不料,他们上船一看,谢公的灵柩不在了。在场的人都很惊讶:灵柩到哪里去了呢?他们水里捞、岸上寻,都没有找到灵柩。奇事象长了翅膀一样,很快飞到黄山周围数十里。有人说,谢公生前为老百姓做了好事,一定是升天去了;有人说,那不会,一定是被龙卷风吹到哪里去了……人人都关心这件事。结果,有人在黄山大顶上发现了一具棺材竖立的葬在山顶岩石中,只有一截大头还露在岩石外面。护柩人跑去一看,果真是谢公的灵柩。
谢公的灵柩怎么会葬到那几百米的黄山顶上去的呢?传说谢公在生时,他的姐姐怀了一个怪胎,十二个月后生了两条龙:一条是青龙,一条是白龙。谢公的姐夫见生下的是妖孽,挥刀就杀了青龙。当生下白龙的时候,谢公去了。他的姐夫把情况告诉他。谢公听了很惊奇,转念一想:天生的东西必有它的用处,将它杀了又有何用?于是要求姐夫留下这条白龙,让他带走。谢公保全了白龙的性命,将他带在身边。到了荆州以后,谢公对白龙说:“洞庭北面有座黄山,你就到那山青水秀的地方去成正果吧。”说后,就把白龙放了。顿时,电闪雷鸣,风雨大作,白龙借助风雨果真南下了。它到了黄山南麓,就在冲凤峪旁边的一口井里修行。黄山有一只凤凰也修行多年了,自这座山在洞庭湖边落脚以后,时刻都想起飞。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黄山慢慢地长高,这时凤凰想冲上天去。白龙到这里以后,发现了凤凰的动态,它想,舅舅在荆州一带为民治水,费尽心机,一旦凤凰冲走,山崩地裂,就会毁坏舅舅的事业,伤他的心。因此,白龙卧在井里,时刻注意凤凰的动向,与它斗法。
谢公死了,噩耗传来,白龙悲痛万分,它前去吊孝,守护舅舅的灵柩。谢公的亲族要把他运回福建去安葬,白龙觉得太远,不便它护理舅舅的英灵和祭扫,同时想起舅舅的黄山顶上说的一番话,它认为只有葬住凤凰的一只眼睛,才能永远镇住黄山,有得实现舅舅治水安民的宿愿。所以,谢公的灵柩运到黄山脚下时,白龙便显出它的本领,将谢公的灵柩卷到了黄山大顶,葬住了凤凰的一只眼睛。
谢公葬到黄山顶上以后,没有修好墓园,白龙有意为他修一座很好的墓园。那年,湖南有一个大商人运了一船货物去湖北,船行到离黄山不远的挑担铺,白龙知道了。它兴风作浪,一连数日风雨不停。商船无法行走,只好停在那里。挑担铺这地方太偏僻,买东买西很不方便。商客停了几天,焦急起来了,当地老百姓告诉他:谢公的墓园还没有修好,可能白龙看中你了,要为他的舅舅修一座墓园,你何不到黄山顶上求求谢公?那商人果真买了香烛,去求谢公,并许了愿。商人回到船上后,风停了,雨也住了,他从金字湾采购了大批石头,运到黄山为谢公修筑了墓园,立了碑,在那石栏杆修成的墓园门口还雕塑了一对狮子。
人们说,后来,谢公英灵知道了白龙对商人作难这回事,狠狠地教训了它,要它从此不为难人民。从那以后,白龙听它舅舅的话,卧居井内,只是每年清明节前后,才呼风唤雨,飞到山顶,进入殿内为舅舅洗涤金身。时间一年一年的过去了,湖滨渐渐成了平原,白龙仍不忘舅舅为民解难救急的教导。每在大旱之年,周围数里的农民都来白龙井汲水灌田,井里的水却永不干涸,始终保持一定的水量;白龙井的水清彻明亮,冬温夏凉,人们在收割季节取水解渴,水中还显现出白龙的身影。有人说,这是白龙叫人们看见它就想起它的舅舅。
谢公被人们尊称为谢公真人,供在大顶三进的忠济庙里,二进的主殿内供有谢公真人的塑像。在二进主殿后面有一口井,叫云井,曾有人用绳放下几十丈的绳子都没有探到井底。据说,那是谢公为百姓预报晴雨修的一口井。那井说也奇怪,如果久晴不雨,井里就放云,云向东飞就是和风细雨,云向西跑就是急风陡雨,不挪子午,三天之内必有雨降。如果久雨不晴,天上的乱云滚向山顶,井里收云,第二天定是晴天。后来,云井被日本鬼子闭塞了,就变得整个山顶放云、收云。当地人说,谢公生为百姓治水,不怕乱臣贼子,死为百姓预报晴雨,鬼子也破坏不了他的“事业”。
编辑:李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