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钟恒山与桃木港【不为人知的安乡故事12】

来源:安乡论坛 作者:孙万志 编辑:李欢 2019-06-26 15:46:12
—分享—

  安乡张九台靠西北角的兴隆村,原名叫桃木港,三四十年代是一个靠澧水而居的小码头,别看码头小,但经营的行业比较齐全。就这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一位名叫钟恒山的人发生过一次传奇性的故事,在老一辈人的记忆里,至今还被他们津津乐道着。钟恒山祖辈行医,家境殷实。从小读过私塾,后进省城念书,识文断字,是跑过大码头见过世面的人。成家后继承祖业,经营药号多年。其接人待物沉稳机智,办事灵活,处事公允,被当地选为保长一职。

  一九四三年五月,日军68师团为配合常德会战,扫清洞庭湖周边障碍,从华容直下团山寺兵分两路进犯安乡,其中步兵133联队一路向西,沿北境黄山头、焦圻、津市、澧县挺进。主力则从官垱、新口、黄狮咀、骞家渡扫荡而来。在黄狮咀,国军一个营与日军主力发生激战,国军装备低劣伤亡惨重,余下人马不得不被迫向西撤退,日军抓住一重伤士兵让汉奸翻译严刑盘问。伤员艰难吐出‘张九台桃木港’几个字后当场就死了。有意思的是,此牺牲的伤员是位南方人,说的是标准的南边话(即湘方言)。而汉奸翻译是北方人,按我们家乡的话说只懂西边话(即西南官话)。汉奸翻译对南边话不熟悉。而当时所处的对象又是奄奄一息的重伤者,其发音功能也不是正常状态。所以汉奸翻译误听成了‘张九台挑水巷’。

  日军主力给攻入焦圻的133联队发去一纸电令,命令派遣小队赶往“张九台挑水巷”截击溃逃国军。联队指挥官不敢怠慢,马上命令野田带领一小队日军从焦圻直下张九台而来。他们一路烧杀抢掠,老百姓吓得纷纷逃走。等赶到张九台时,天色已暗。日军抓住几位来不及逃跑的老百姓盘问,都因为不知道‘挑水巷’而被残忍杀害,后来他们终于找到了保长钟恒山。

  钟恒山接过野田递过来的纸条一看“挑水巷”三个字,惊出了一身冷汗,立刻就明白了是自己管辖下的桃木港。但他马上冷静下来,因为他知道,两个时辰前,自己儿媳妇的幺舅国军营长带着从黄狮咀撤下来的几十号人就住在桃木港张家院子。要是把日军引过去,背上一个汉奸的罪名不说,一旦双方交火,在桃木港自己经营多年的药号就会毁入兵灾。而刚刚死里逃生的国军说不定也会被日军包了饺子,到时候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好端端的桃木港老百姓难勉遭受池鱼之殃,自己岂不成了千古罪人。钟恒山略一思索,赶紧对野田点头道,太君,您放心,这地方我知道,不要着急,贵军长途跋涉,现天色已晚,我想贵军还未吃晚饭,现在我马上吩咐家人为您做饭,等用完餐就派人送你们去‘挑水巷’。饥肠漉漉的野田小队长很高兴,连连夸钟恒山道:“良民的,哟西,哟西”。

  钟恒山叫大儿子儿媳给日军做饭,并拿出好酒好肉招待他们。狡猾的野田拉住钟恒山坐在屋里不准出门,又在门外派两名士兵看守监督,怕有人走漏了消息。等他们吃完饭,钟恒山叫来精明的小儿子泥鳅哥,当着野田的面吩咐道:“你去幺舅那里转告一下,要他准备几条船接应太君过河,”说完连眨了几下眼睛。泥鳅哥应声踏着飞快的步子向外跑去,野田早在钟恒山热情招待下松弛了警惕的神经。一盏茶后,钟保长提着马灯带领酒足饭饱的野田小队赶到澧水河边,指着五里外对岸高阜处明亮闪烁的灯火对野田道,太君,那个亮灯的地点就叫挑水巷。随即,举起火把对前方划了三圈,泥鳅哥和几个精壮的小伙子从芦苇丛中划出小船靠上岸来,野田非常满意,连连竖起拇指:“哟西,良民的,大大的好。”

  泥鳅哥带领装满日本兵的小船朝灯火的方向驶去,就在芦苇深处,突然一声呼哨,泥鳅哥和几位划船的小伙扑通一声跳入了水中,悠忽不见人影。等野田惊醒过来,四周芦苇丛中突然枪声大作,随即火光冲天,轰隆的爆炸把日军全部干净消灭在澧水河中了。

  原来,钟保长吩咐小儿子泥鳅向幺舅派船接应时,聪明的泥鳅早已心领神会,他跑到桃木港报信,并与幺舅约好在芦苇丛中设下埋伏,由泥鳅哥带领日军进入芦苇丛的伏击圈,于是就出现了前面精彩的一幕。

  【完】

来源:安乡论坛

作者:孙万志

编辑:李欢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安乡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