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台节目《新闻零距离》9月25日直播稿

来源:安乡电台 编辑:邢威柏林 2020-09-25 09:51:19
—分享—

【配音】您现在正在收听的是音乐之声,阳光调频1016正在为您播出的《新闻零距离》,我是柏林,中午好各位,接下来又到了新闻零距离时间,我们马上开讲。

【转场】

【配音】5月21日,广东饶平男子杨朔点燃木炭自杀,留下一封写给女友苏某的遗书:终我一生,引你走向正确的道路。两人2018年在酒吧相识,很快就确定了关系,但是纵观聊天记录,除了转账记录外两人并没有什么暧昧言语,杨朔被要求每天转给苏某666元,不转苏某就不理他。“你要做的就是无条件赚钱。”又嫌弃人家,又舍不得人家的钱。哥上学时管我爸要生活费都不带这么理直气壮的。据查,杨朔总共向苏某转账超过20万元,不包括礼物花销。今年5月,突然有人加了杨朔,说自己才是苏某的男友,让他离苏某远一点。杨朔质问苏某后得到对方的肯定回答,苏某表示自己和杨朔“从未在一起”。杨朔家属认为这是造成杨朔自杀的原因。受尽操控和委屈付出了一切,最后换来这个结果,可想而知他有多绝望。杨朔曾向苏某诉苦:“我爱你的方式,不能只有转账啊。”只换来一句:“可以只有转账。”心疼。

【配音】今年8月,沈阳一些农民报警称自家地里的农作物经常被偷。经过搜查,警方很快抓获了嫌疑人菜贩王某,王某交代自己偷菜只是为了做无本买卖,自己一家人,姐姐姐夫还有老母亲都是团伙成员,成功作案20多起,现在他全家都被刑拘。这下全家人吃喝拉撒都有人管,果然无本。当代小偷家族。

【配音】9月17日,网友拍下一段视频,安徽利辛县第六幼儿园门口,一名无学可上、衣衫褴褛的小女孩在校门口朝园内观望,但只要看到校园里有人看她,就会快速跑开。视频发布者称,小女孩和奶奶靠卖菜为生。9月21日,当地通报此事,这个“小女孩”其实是隔壁颍上县的一名5岁男孩,父母离异父亲在上海做大堂经理,家里有房,他随奶奶居住。知情人士透露,奶奶认为孙子太小就先不用上学,男孩邋遢是因为奶奶不注意打扮。目前男孩父亲已经说服奶奶让他上学,幼儿园还免了他一学期学费。

【配音】9月23日,网友发视频称,山东乳山市委党史研究中心主任徐某某不满意下属工作,对下属扇打辱骂。据媒体报道,被打的公职人员系该单位党史研究科吕某某。该单位工作人员表示,涉事两人目前在公安机关接受调查。当地纪委回应称已介入调查。9月24日,乳山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乳山发布针对此事发布了通报。

视频中,这名打人的主任不仅言语侮辱下属,而且直接动手,用暴力“教训”对方。怎么看,他的做法都已经远远超越了工作范畴,更像是私人情绪的发泄。

视频中的下属唯唯诺诺不敢吱声,或许他明白,没法“反抗”上司的暴行。更令人担忧的是,有媒体报道,该单位工作人员透露,“打人的事发生了不是一次两次”。

党历来拥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作风,最反对“官僚主义”的错误倾向。一个在党史办工作的主任,想必不会对我们党的历史感到陌生,但很显然,他根本没有理解到这一点。

说到底,该主任之所以如此肆无忌惮,还是因为手中掌握着某种“权力”。视频中的一幕幕更像是一种隐喻——官员的权力一旦失控,后果可能会不堪设想。

不妨结合近期发生的多起事件一起看,如湖南岳阳副局长夫妇大闹营业厅;岑溪政法委原副书记粗暴对待群众;吉林通化“市政府门口停车遭保安驱逐”……这些事件的地点、内容不同,但都在舆论场上留下了恶劣的影响,败坏了部分党员干部、政府机关的形象,无疑令人感到痛心。

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要拷问领导干部的初心——到底是要勤勤恳恳为人民群众办事,还是心存杂念、满足私欲?领导干部的岗位也好,手中掌握的权力也罢,都是来自于人民的信任。忘记了这一点,任何工作都做不好。理解了这一点,就不会有粗暴对待下属的行为,因为“为人民服务”不分官职大小,只有分工不同而已。

据悉,当地纪委已经介入调查,这样迅速的行动值得肯定。我们希望,当地的调查能够不回避、不遮掩问题,实事求是做出处理,给被打的当事人一个明确的交代,也给公众一个明确的说法。

我们更希望,当地不会因为调查的结束就遗忘了该事件留下的深刻教训。怎样监督好权力,把有失控倾向的权力放到笼子里去,不让办公室变成某些干部的“私人舞台”,防止类似事件再度发生。该事件也给所有党员干部提了个醒:讲操守、重品行,时刻保持敬畏之心、戒惧之心,才能成为合格的人民公仆。

【配音】节约粮食,光盘行动,现在全国人民都在行动着,今天的新闻零距离就为大家送上,如果14亿人每人节约一粒米,我们的世界会发生什么!

【音频】

【配音】近日,网传一段“铁岭一商铺贴告示称下等人与狗禁止入内”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涉事商铺名为“豪客酒行”。9月23日,豪客酒行有限公司回应媒体称,该公司并未授权铁岭该店铺,该店或涉嫌侵权问题,公司将开展调查。

这张带有侮辱性内容的告示究竟是谁贴的?有何目的?目前还不得而知。按照推理,要么是店方工作人员所为,要么是外人恶搞。如果是第一种,店方涉嫌对消费者群体的侮辱。虽然告示没有特指哪类人是“下等人”,但面对这样的告示,恐怕很多消费者都会望而却步。如果是外人恶搞,店方没有及时察觉并撤下,至少也说明存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无论是何人所为,有关部门也应介入调查。毕竟,这样的侮辱性告示不仅对店方自身形象造成损害,也违背了公共场合应遵循的公序良俗,也难怪网友对此议论纷纷。

侮辱性告示的出现,说明个别人仍存在着某种陈旧的歧视心态,这也是对他人特定权利的不尊重甚至是侵犯。然而,让人遗憾的是,类似歧视现象并非个案。如,个别企业在招聘时会对某特定地区、某特定年龄层的人,直接说“不”,这属于地域歧视和年龄歧视;也有人动辄以“乡巴佬”“走鬼”等侮辱性词汇形容他人,这属于身份歧视……这类现象屡有出现,究其原因是此类行为招致指责也只限于道德层面,而不承担法律风险。

遭遇侮辱性言语并非没有救济渠道。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然而,由于侮辱对象不明确,举证难、维权过程较长等原因,很少人会如此做,这也在无形中助长了此类不良行为。

由此可以看出,类似“下等人与狗禁止入内”等侮辱性告示,可能是恶搞,但绝不能当成小事对待。有关部门应好好查查,无论是何人所为,都应依法处理。只有“小题大做”,才能消除某些人或企业对此类侮辱性告示不当回事的随意心态。同时,提升违法成本,以规范个体或企业在公众场合的言论及其他行为,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并逐步消除歧视现象的生存空间。

【配音】近日,广东深圳一女子为做B超喝水憋尿,一次性饮水3200ml后出现恶心呕吐、手脚抽搐等症状,就诊后发现为“水中毒”,抢救4小时才脱险。医生提醒,不要一次性饮用过量的白开水,否则容易增加水中毒风险。为什么一次喝太多水会中毒呢?这就是水中毒),这是一个因为人体于短时间内摄取过量水分而产生稀释性低钠症的中毒症状。因为人体肾脏的持续最大利尿速度是每分钟16毫升,一旦摄取了超过这个速度的水分,过剩的水分会使细胞膨胀,从而引起稀释性低钠血症。当饮用过量水分时,血液内的电解质因为被水分排出体外而降至低于安全水分的浓度,影响到脑部的运作,可能会致命,虽然致死的机会非常低。

【配音】今天的新闻零距离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实实在在传递新闻,一本正经新闻评论,想要关注更多新闻动态,大家可以关注安乡头条微信公众号、大美安乡app或者是安乡论坛,我是柏林,我们下期再见!

来源:安乡电台

编辑:邢威柏林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安乡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