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台《生活小管家》10.14

来源:安乡电台 编辑:罗洋 2020-10-14 15:15:11
—分享—

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下午好,欢迎收听阳光调频1016安乡人民广播电台,正在为您直播的是《生活小管家》我是洋洋。

农村这四种宅基地不能确权

近些年来,随着农村的发展,农村土地的规范化使用及管理也被推上了日程。自然资源部前不久下发了《关于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规定以下四种情形将无法进行确权登记:

乱占耕地建造房屋

农村里因兄弟分家、宅基地不够的情况很常见,一些农民就将房屋建在了耕地上。但这种行为不符合《土地管理法》中“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的原则:

《土地管理法》第37条规定,禁止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

而根据第七章“法律责任”部分的规定,违法占用耕地将可能面临限期改正或者治理、限期拆除或者没收建筑物、罚款直至被追究刑事责任等严重的法律后果。

故此,对于乱占耕地建房的,《通知》明确将其排除在确权登记的范围之外,这进一步展现了国家层面对治理耕地违法乱象的决心和信心。

城镇居民非法购买的宅基地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不少农村“十室九空”。农民不忍自家房屋闲置,想售卖给有需要的人;与此同时,一些城镇居民又产生了在农村购房的想法。

但根据相关规定,农村宅基地只能分配给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建房居住生活使用的集体建设用地。换句话说,不属于村集体的城镇居民不能自行购买农民的房屋。

违反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建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我们的基本国策,环境保护的地位已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此背景下,若农民将房屋建造在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甚至明显侵入当地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而越界,那么房屋将不仅不能确权登记,反而会面临被拆除。

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涉案房屋在建造时是经过一些审批程序的,甚至获取了相应的产权证、规划许可证,仍然不能确保其在今天一定不会被作为违建重新进行查处。很多个案中都呈现出了这样的特点,遑论尚未取得任何证件,尚在等待确权登记的无证房屋。

小产权房

“小产权房”主要指建造于集体建设用地上,违规对外出售的房屋。这类房屋虽可能持有村委会或者乡镇政府发放的“权利凭证”,但却不具备依法在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确权登记的资格。

因此,《通知》中明确规定了,小产权房无法通过确权登记,获得合法身份。

当然,上面说的只是四种无法完成确权登记的典型情形,正如《通知》中说的那样,就全国而言,宅基地数量大、情况复杂,一定还存在一些相对个别的情形。

广大农民朋友要及时询问所在村委会、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及县一级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有关工作的进展情况,随时配合做好确权登记工作。

全面扑杀!重庆排查出非洲猪瘟疫情

10月9日,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发布消息,重庆市酉阳县桃花源站下道口处查获的外省违规调运仔猪中排查出非洲猪瘟疫情。该批仔猪共70头,发病14头,死亡2头。当地已对仔猪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对道路车辆等进行消毒。

这场“猪届疫情”今年在全球也断断续续地发生着。据10月10日农业农村部官网疫情信息,2020年以来,全球共有26个国家和地区发生2197起家猪和7238起野猪共9435起非洲猪瘟疫情。

  而我国的第一例非洲猪瘟发生在2018年。2018 年 8 月 1 日,辽宁省报告沈阳市一养猪户饲养的猪陆续发生不明原因死亡,经过调查,这是我国发现的首例非洲猪瘟。

关于猪瘟,这5点你该了解!

1. 非洲猪瘟会传染人吗?不会。

  据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介绍,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猪是非洲猪瘟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除家猪和野猪外,其他动物不感染该病毒。虽然对猪有致命危险,但对人却没有危害,属于典型的传猪不传人型病毒。

2. 非洲猪瘟的危害是什么?

猪的最高致死率达100%,目前没有疫苗和特效药。

刊发在《黑龙江畜牧兽医》的《非洲猪瘟研究进展》一文提到,一旦传染该病,猪的病死率最高达100%,传播速度极快,威胁性极高。

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主治医师杨超2019年在科普中国刊文谈到,非洲猪瘟对生猪生产危害重大,发病率通常在40%~85%,死亡率因感染的毒株不同而有所差异。强毒力毒株可在12~14天内致90%~100%的感染猪死亡,中等毒力毒株造成病死率一般为30~50%,低毒力毒株也会引起少量猪死亡。

一般,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三种

第一种是通过软蜱进行传播。易感动物则是被软蜱叮咬后感染。

第二种是健康猪直接接触患病猪,患病猪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均为传染源。

第三种是健康猪与被病毒污染的污染物接触,患病猪的肉及其制品、被污染的物品、空气都可以作为污染源感染健康猪。

  另外,不同非洲猪瘟病毒在不同环境下存活时长各不相同。一项刊发在《中国动物防疫》的《非洲猪瘟研究新进展》中介绍

粪便中至少存活11 天;

腌制干火腿中可存活 5 个月;

在未经烧煮或高温烟熏的火腿和香肠中能存活 3~6 个月;

4 ℃保存的带骨肉中至少存活 5 个月,冷冻肉中可存活数年;

半熟肉以及泔水中也可长时间存活。

这或许也表明了为什么一旦发现非洲猪瘟,所有的猪都要被处理。对付传染病,疫苗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不过,由于该病原的特殊性和传播途径的多样性,至今并没有安全有效的疫苗可供使用。

3. 菜市场上会出现问题猪肉吗?不会。

  非洲猪瘟传猪不传人,正规渠道的猪肉可以放心吃。对于非洲猪瘟,各级畜牧兽医部门采取了果断、严格的措施,一旦监测到疫情,会立即扑杀疫点、疫区内的所有生猪,并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所有生猪及其产品流出封锁区。因此,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猪肉和产品都是经过检疫的,不必担心。而且,该致病病毒对温度很敏感,在60℃下20分钟,或者56℃下30分钟病毒即可被灭活。

4. 非洲猪瘟疫情数量为何不断增加?

2018年11月23日农业农村部举办的以“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相关情况的介绍”为主题的专题发布会,关于非洲猪瘟疫情数量不断增加,谈到了四方面的原因:

一是,我国边境线长,国际交流频繁,境外疫情传入风险持续增大。

二是,非洲猪瘟具有明显的早期发现难、预防难等特点,该病潜伏期长,生猪感染后,可能在3周内不表现出临床症状,但病毒可在这期间由这些尚不为人知的病猪及其产品,通过市场交易、屠宰、人员工具携带、长途调运、接触传播、餐厨剩余物饲喂等,多种途径传播病毒。 

三是,我国居民普遍喜食热鲜肉,这就造成了大量生猪长途调运,同时车辆的消毒和经纪人的管理没有跟上,由此引发疫情。

四是,我国的生猪养殖中小散户的数量还很庞大。这些散养户生物安全条件差、措施不到位,且多有用餐厨剩余物(泔水)喂猪的习惯,传入疫情的风险较高。

5. 面对非洲猪瘟,我们如何放心购买和食用猪肉?

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主治医师杨超2019年在科普中国刊文建议:

▶购买猪肉一定选择正规猪肉售卖点(超市、农贸市场、鲜肉店等),这些猪肉一般都是经过正规检验检疫的,可放心食用。

▶在家里处理猪肉时,一定要生熟分开,避免生猪肉可能携带的病毒通过案板交叉感染其他食品。

▶烹饪时猪肉一定要充分熟透。

▶如果买回家的猪肉暂时不吃,最好冷藏保存,避免生肉变质。

【资讯】衣服颜色太鲜艳会暗藏“杀机”?是真是假

01谣言扫描器

谣言:化学合成染料有毒,尤其要小心深色、颜色鲜艳的衣服。

来源:植物来源的染料是无毒的,化学合成性染料就含有对人体不好的物质。特别是一些深色、鲜艳颜色的服装,深色染料中含有甲醛,颜色鲜亮且不易褪色的衣服含有国家禁止使用的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消费者稍不留神就会买到“带毒”的衣服。

真相:这种说法不科学。首先,化学合成性染料种类繁多,其本身并没有毒性。在印染过程中,化学合成性染料与纺织纤维发生化学反应以达到染色的目的,与纤维结合并不会产生毒性。其次,国家相关标准中对染料的品种以及其有害物质的含量均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必须遵照国家标准对产品的品质安全性进行控制和保证。因此,只要正规厂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出来的纺织品,大家是可以放心穿戴的。(科普中国)

02机智萌娃

近日,四川一位5岁小男孩发现恐龙足迹,成为国内最小年纪恐龙发现者,让网友直呼“了不起”。国庆期间,四川小朋友睿睿和父母回通江老家度假,无意中听外公说起老家背后的山石上有不少“鸡脚印”,从小喜欢恐龙的睿睿一下很有兴趣。10月1日下午,睿睿便和家人去现场查看,在看到这些“鸡脚印”后,他当场断定这是恐龙足迹并清楚地说出恐龙类别为兽脚类。之后,睿睿让妈妈在微博上给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发送了照片并留言,邢教授一看,果真是恐龙足迹!10月10日,邢立达等古生物学家来到四川通江县毛浴镇境内,在一块面积约20平方米的石头表面共发现五个足迹,专家判断为白垩纪早期恐龙,距今约1.3亿年。

专家推断,这些足迹应为一只体长约4米的中小型食肉性恐龙所留,分类上可能属于卡岩塔足迹或实雷龙足迹。睿睿的这个发现,对于研究者们了解四川盆地北缘的古气候、古环境、古生态等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据了解,这是四川盆地北部边缘首次发现恐龙足迹。专家认为,相较于恐龙足迹的发现,更令人惊喜的是最先发现者为一个5岁小孩,这也是目前国内首次发现恐龙的年龄最小者。邢立达教授也表示,年纪越来越小的下一代,能够踏着前辈的足迹去野外寻找遗迹,这非常重要。中国太大了,去野外寻找恐龙足迹,要依赖更多的眼睛。网友直呼:“了不起” “才5岁就断定恐龙足迹,好棒” “别人家的小孩,优秀”......(央视新闻综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好了,今天的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收听,下期见!


来源:安乡电台

编辑:罗洋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安乡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