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红色故事,缅怀革命先烈
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刘绍锋
刘绍锋,男,原名绍蓥,字汝器,1920年出生于安乡县安裕乡羌口一秀才家里。年幼时因病一目失明。12岁以前,读完高等小学,接着到常德、长沙、北京求学。
1923年,在长沙读书期间,他积极参加省城的反帝爱国活动。1925年,在北京郁文大学求学期间,与安乡在京的同学一道,多次参加爱国活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3月18日,北京5000多人,在李大钊等领导下,举行抗议示威,游行请愿,抗议北洋军阀段祺瑞向日、英、美帝国主义妥协,丧权辱国,随即遭到段祺瑞政府血腥镇压。刘绍锋与陶季玉积极投身于这次革命运动,他不顾个人安危,全力掩护李大钊脱险,被军警击伤。
1926年6月,他受中共湖南区委派遣,同陶季玉等人回安乡开展革命活动。先后任中共安乡县特别支部委员、安乡县委委员、安乡县总工会执行委员会委员长兼工人纠察队负责人,开展工人运动,在全县建立起12个基层、行业工会组织,发展会员约5000人,并在工会积极分子中发展共产党员,组建6个党支部,还在城关、焦圻、官垱、三岔河等集镇组建1000多人的工人纠察队,密切配合农民运动,开展革命斗争。
1927年1月,他主持了安乡人民纪念革命导师列宁和省工运领袖黄爱、庞人铨的大会。4月,领导工人偕同各界进步群众团体,先后镇压了安乡最大的土豪劣绅、具议会议长张耀南及一批民愤极大的恶霸地主。为抵制日货,雪耻爱国,带领民众烧毁亚细亚、德士古、美孚等公司的煤油480桶。
1927年5日,刘绍锋调任湖南省总工会组织部长。不久马日事变发生,大批共产党员、工农群众惨遭屠杀,白色恐怖笼罩省城。但他无所畏惧,坚持斗争。8月,安乡反动头目王泽猷,在长沙九澧旅社发现了刘绍锋,立刻密告湖南省剿共督办处,将其逮捕,关进湖南陆军监狱。狱中,他写给父亲的信中说:“儿子为求真理,不能不拼命奋斗。儿不畏刀枪,儿之头在肩上存在一天,便要与恶环境奋斗一天。或者七冲锋、八冲锋,将头颅冲掉了也是幸事。儿为真理而死,死无遗恨。”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革命气节。1927年9月1日.被杀害在长沙市浏阳门外识字岭。
--摘抄自《中国共产党安乡历史》
第一卷(1921-1949)
来源:安乡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安乡头条
编辑:李欢
本文为安乡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