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好!为您带来今天的车圈早报!
//丰田章男再次反对禁售燃油车
日前,丰田章男在某会议上针对日本政府所推出的“2030年代脱碳燃油车”的计划,再次提出了反对意见。丰田章男公开表示:如果日本政府继续计划停止销售传统燃油汽车,那么日本制造商很可能会在汽车产业中失去优势。丰田正着手研发新款内燃机。
//零跑被曝车内有摄像头
5月16日,杭州金女士发现自己开了快一年的零跑汽车车内有个摄像头,而且只要启动汽车,摄像头也自动开启,车主根本无法关闭。对此,零跑汽车的工作人员表示,摄像头接上电以后是一直工作的,车主自己是没有办法选择开启或者关闭的,摄像头主要是进行人脸识别和疲劳驾驶监测功能,并没有录制功能。
无论有无录制功能,车主都有知情权。
// 阿斯顿·马丁2025年推出首款电动车
日前,阿斯顿·马丁相关内部人士表示,将于2025年推出品牌首款电动车,并明确表示首款电动车型并非此前传言的DBX纯电动版,而是一款电动跑车。据悉,阿斯顿·马丁首款电动车将基于全新平台打造,首款车型为一款跑车,此外这个平台还可以生产SUV车型,并且也能生产两门和四门车型。电动跑车期待么。
//通用全新模块化电池即将量产
日前,通用汽车与LG化学成立的电池合资公司Ultium Cells将与电池回收公司Li-Cycle公司合作处理电池生产废料,预计将于在今年内实现对电池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料回收。据悉,今年秋季即将推出的GMC HUMMER EV将搭载新一代Ultium电池,该款电池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重复利用或回收。废料回收保护环境。
//众泰汽车重整再受阻
日前,众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意向投资人上海智阳投资有限公司决定暂缓推进对众泰汽车的投资事宜。据了解,众泰收到公司预重整管理人转交的上海智阳向其发出的函件,函件具体内容显示,基于上海智阳对众泰汽车尽职调查结果的评估,以及近期众泰汽车股价异动、严重偏离其基本面,出于投资谨慎性考虑,上海智阳决定暂缓推进对众泰汽车的投资事宜。众泰汽车仍危机难解。
//滴滴出行登录哈萨克斯坦
日前,滴滴出行宣布登录哈萨克斯坦市场。据了解,自5月初起滴滴出行平台在哈首都努尔苏丹和南部最大城市阿拉木图向出租车公司和驾驶员开放注册,今年夏季起将为两座城市提供打车服务。目前,滴滴出行在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提供网约车、汽车和自行车租赁、汽车共享等服务。滴滴拓展海外业务。
//三星和现代汽车拟携手应对汽车芯片缺货
近日,有消息称,三星电子与现代汽车签署了关于加强汽车芯片需求方和供货方合作的协议,两家公司将构建应用处理器,半导体,图像传感器,和汽车电池管理芯片。据悉,三星将押注全新一代芯片,其性能将大大提升并有更高的节能性,或基于现有的Exynos芯片进行研发,未来还将开发自己的处理器并应用于笔记本电脑上。两大韩系制造商强强联手。
//福特申请传感器专利
日前,福特公布了一项专利,希望为车辆添加传感器,以读取路边的广告牌,并将数据发送至汽车仪表盘屏幕,从而显示广告内容。据悉,该项专利早在2016年就进行了首次申请,但目前尚不清楚该项目应用于车辆的时间,也不清楚福特是否会继续推进该专利。降低开车分神造成事故的几率。
//河南省:落实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
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消费的若干意见》,从强力推进特色文旅消费、加强城区消费高地建设、挖掘农村消费潜力、提振大宗商品消费、促进新型消费发展、加强政策措施引导、营造舒心放心环境七大方面提出30条措施,进一步扩大消费市场规模。其中提出,支持各地出台促进汽车消费政策,落实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按照规定对二手车经销企业减按销售额的0.5%征收增值税。方便省内居民销售和购买二手车。
//全新明锐PRO正式上市
5月17日,全新明锐PRO正式上市,售价区间为xxxxxx万元。外观方面,新车前脸全新设计的立体垂瀑式格栅造型时尚,发动机盖上的立体棱线勾勒出光影交错的切割型面,营造出三维立体感。动力方面,新车采用EA211 1.4T涡轮增压四缸发动机,最大功率150马力,传动系统匹配7速干式双离合变速箱。值得一提的是,在底盘设定方面,新车将全系标配独立后悬架。
旧车不想要了,故意撞报废,能成功骗到保险金吗?
很多车子用久了之后,里程高得吓人,各处的零件都有毛病,浑身的漆面都补过,内饰也包浆包得差不多了。你想去卖掉换新车,会发现无论车商还是4S店,开价都开得特别低,你想往上抬抬,人家直接说不要了,让你气得牙痒痒。
觉得血亏的你,可能有那么一刻会恶向胆边生,想到个大胆的主意——不如故意把车撞报废了让保险公司理赔?毕竟保险公司是按车龄来折旧计算残值的,一般都是每个月折旧千分之六,怎么看都比卖二手要划算。
有这种想法也不奇怪,虽然我们的保险条款上,非常清晰地写了“被保险人故意制造交通事故的不予理赔”,但是大家都知道,由于操作失误引发的事故,是在理赔范围之内的。故意?失误?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难以分辨的事情,你故意撞了树,可以说自己犯困睡着了,你故意开出弯道,可以说车子打滑了……
靠这种撒谎手段,能成功骗保吗?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骗保这点事。
起这种念头的人很多,也有人真的去骗保了。2019年5月29号,南京有一辆保时捷撞上了省道收费站附近的限宽石墩,车头损毁严重。经交警勘察,这辆保时捷轿车的宽度应该是可以从石墩中间通行的。车主解释成,了避让路上突然出现的小动物才打了方向撞到了石墩上。保险公司出险后,认定此车已无维修价值,最终将其报废,并理赔给车主49.3万元。车主刚收到钱很高兴,但是没有过几天,他就悲伤了,因为被抓了。
保险公司的查勘员,发现车主背负了几十万债务,并且每个月需要还一万元车贷,之前有过要卖车的念头,并且在盘问中露出了不少马脚,比如说问他当时是去哪里找哪位,他只是含含糊糊说“去追债”, 查勘员还从现场发现,车辆并没有急刹痕迹,对车主这种有十余年驾驶经验的老司机而言,选择打方向避让而非刹车,是件很奇怪的事情。
于是保险公司报警,警方认定车主有骗保嫌疑,展开了更加缜密的调查,最终找到远处的一个监控,拍下了这台保时捷先减速,然后再加速撞上石墩的影像。这显然不是在避让小动物,而是故意碰撞的,最终南京警方将车主逮捕归案,根据《刑法》第198条的规定,骗保数额特别巨大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20000元以上200000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车主估计是凉凉了。
从这件事里大家可以看出什么要点?第一,保险公司显然有调查你背景、获取你财务数据的能力;第二,查勘员几乎就是半个侦探了,可以通过问问题的方式让人露出马脚,而且问题的范围并不限于事故本身;第三,查勘员有非常敏锐嗅觉,他们可以从现场细微的痕迹还原事故的真实情况,从而倒推真相。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说到底保险公司也只是找找嫌疑,最终来查案的还是警方,警方拥有更加强大的侦查能力,而且骗保是刑事案件,一旦定罪,不仅罚款还要坐牢。
所以说,自己把车撞报废来骗保,需要你有漂亮的财务数据,还得有缜密的心思应付问题,更需要完全按照谎言的描述去驾车碰撞,还需要有一颗不怕坐牢的心。其实这里就有悖论了,要是财务数据漂亮,那何必还骗保呢?理赔的钱和卖二手车的差额,在南京这个案子里,其实也就几万块钱,还是豪车保时捷,换了普通车差额只会更小,多少人会愿意为几万块冒坐牢的风险呢?我们不能说这种骗保行为不存在,但它确实很少。
那肯定会有人问了,要是一次一次去刮擦碰,骗点小钱,赚理赔和保费上涨之间的差额可行吗?的确,对于涉及金额比较小的轻微事故,保险公司一般都不会让查勘员去做特别详细的背景调查,基本上也就以交警的事故认定为准了,就算你说是不小心撞到的,保险公司也懒得去验证真假。
但是你要知道,保险公司都是有一个非常先进的电脑系统的,可能你第一次出险,查勘员不会怎么和你较真,但你一年出个三四次险,电脑系统就会发出警告,查勘员会特别仔细地查清事故的前因后果,认真程度绝对不亚于大额理赔,露马脚是迟早的事情。
其实保险公司根本就不害怕车主骗保,保险公司害怕的是修理厂骗保。保险公司查勘员只懂事故的真假,但是他们对于修车和修车费用,只是略知,并非精通。车辆的定损,还是需要修理厂或者4S店来参与。有部分修理厂会将事故车上没有损坏的零件,直接给砸坏一部分,然后告诉车主这些必须换,保险公司也就只能理赔,用黑话来说叫做“扩损”。部分4S店其实也有参与其中,之前就有媒体记者伪装成学徒混进某德系高级品牌4S店,结果发现他们把每辆事故车都额外砸烂了部件。
修理厂或者4S店通过骗保,就可以赚取额外的修理费用,他们甚至可以将砸烂的零件拆下来,换到下一辆事故车上,伪装成是事故损坏的,然后把好零件据为己有,水极其深。
另外一种常见的手段就是伪造事故,修理厂会以给分成为诱惑,让车主和自己一起演戏,假装车辆发生了擦碰,需要钣金喷漆,然后找保险公司要钱,因为车主并没有频繁出险骗保,不容易被电脑系统检测到。他们疯狂到了什么地步呢?有个汽修厂,它附近一家酒店地下停车场的一根柱子,在2年零3个月的时间里,被该厂修理、交易的不同车辆碰擦多达54次……
据业内人士透露,我国车险欺诈是保险欺诈的重灾区,车险欺诈渗漏在保险欺诈中占比高达80%,保守估计每年涉案金额高达200亿元,而且作案手法越来越隐蔽,难以被察觉。
可能有人会说,骗保是骗那些大公司的钱,骗就骗啊,跟咱们没有啥关系吧?这可不对,保险公司可比任何骗保的人都精明,骗保带来的理赔金额上升,最终保险公司会通过保费上涨,平摊到每个车主头上,所以还是跟咱们息息相关的。
有人劝你“一起骗保赚点小钱”的时候,可要想清楚了,骗来的钱,可能最终还是得还回去。
人人必须知道的法律点,马住备用
如果你是一位买车小白,了解一些买新车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法律点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先看一则大快人心的案例:
王女士在某4S店相中一辆轿车。4S店说,这是新车,您放心买。王女士随后付款,喜提爱车。然而,就在一个月后,王女士在洗车时发现车辆有过维修痕迹,在与4S店协商未果后,王女士只能向区法院提起诉讼。
经专业人士现场勘验,检测结果显示:涉案车辆前引擎盖右前方掉漆,并且有补漆的痕迹;A柱与一字板凹槽处有锈,前引擎盖内里左侧螺丝有拆卸的痕迹等好几项问题。
这明显就不是新车了!于是万女士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3条第三款规定:经营者提供的机动车、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六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
根据这条法律规定,应由被告对该瑕疵承担举证责任,现被告不能举证说明瑕疵产生的原因与其无关,应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因此认定车辆在销售给原告前存在维修情形,被告在销售该车辆时隐瞒了真实事实,给原告造成损害,构成销售欺诈。
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第一款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根据相关条款,被告应当承担欺诈赔偿义务。
法院一审判决退一赔三,原告王女士将车辆退回4S店。被告4S店将购车款7.3万元退还给王女士,同时赔偿原告王女士购车款总额的三倍21.9万元。一审判决后,被告4S店不服,向中级法院提起上诉。中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维权成功!但如果您是位大大咧咧的车主,开了很久才发现车子有问题,那举证就变得难上加难了。因此如果您能在买车之前,就了解买新车需要的知识和掌握的法律点,就能省掉很多麻烦。
提新车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首先,看里程表公里读数。有些商家存车场地相当大,公里读数在50以内属于正常,当然公里读数越少越好;也有些车是厂家抽检车读数可能会超过100公里。公里读数高得离谱的车,基本就不用看了。
公里读数没问题的话,接下来要看的项目就比较细节了:
1、“查证”:检查随车资料是否齐全完备,比如购车发票、合格证、强制产品认证车辆一致性证书、机动车登记证书、车辆使用手册、新车交付确认表等等。三包凭证、维修保养手册等随车文件。如果由4s店负责上牌、办理保险,还需要从销售手上拿取保险单正本、保险发票、交强险发票、车船税发票、购置税发票、完税证明以及交强险标。维修保养手册应当格式规范、内容实用。随车提供工具、备件等物品的,应附有随车物品清单。
2、“查铭牌”:检查汽车铭牌:首先你要看一下车辆合格证上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发动机号、车架号、出厂年月等等。然后对照汽车驾驶座门一侧或发动机舱内的汽车铭牌上的这些信息,看看是否跟车辆合格证上的信息一致。
3、“查日期”:检查车辆合格证或发动机铭牌上的车辆出厂日期,并对比4S店的车辆入库单信息(找4S店问),看汽车的生产日期和到货日期,来确定是否属于库存车。正常情况下,三个月以内的车基本没问题,超过三个月甚至半年的就要费点工夫检查了。
4、“查外观”:
第一步,看车漆:检查车漆是否有划痕和磨损;可以将车辆停放在室外光线充足的地方,然后检查车漆是否均匀,是否有划痕、凹陷、色差。不要在同一个地点看外观,需要变换地点,例如室内和室外,因为光线对检查漆面是有影响的,并且要变换不同角度检查,如顺光和逆光检查。
第二步,看车胎:检查轮胎,观察轮胎表面磨损程度。尤其注意,观察轮胎胎毛,如果胎面保留较多胎毛,说明基本未行驶;如果有部分胎毛,但侧面胎毛较多,也是新车;如果接触面完全没有胎毛甚至胎毛根都没了,侧面也基本无胎毛,说明该车已行驶较多里程。
第三步,看发动机舱:掀开引擎盖,看发动机舱是否干净,如果车辆被使用过,那么某些地方会藏有污垢或积有灰尘,其次检查机油和其他油液是否充足——因为新车出厂前,都会添加原装机油和润滑油,油是加好了的;如果你买的“新车”里没多少油,那你就需要再考虑一下是不是要买了。另外,打开引擎检盖后,可能会看见发动机舱里有打叉和画圈的标记,画圈的话就没问题,但是打叉的可能是第一次检测未通过的车——这时你就要留个心眼了。
第四步,看避震器和悬挂:你可以用手按压车头或车尾,注意是按住,不是猛力敲,松开后,看其弹动次数,正常会有2-3次的震颤。
第五步,测试车辆功能:比如各个灯光是否正常、空调是否制冷及正常出风、音响是否正常运行、雨刷是否正常、车窗是否正常升降、喇叭是否有声音等。如果可以的话,启动发动机,观察发动机怠速是否平稳,声音是否低沉,有无异响,震动抖动是否大。坐在车内感受一下整车的抖动性。方向盘是否明显抖动,前后座椅是否明显振动、车内是否有明显噪音。如果有条件的话把车升起来,检查一下底盘是否有油迹和水分,观察发动机周围是否有油迹,防止漏油渗油。
感谢收听!下期见!
来源:安乡电台
编辑: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