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生活小管家0615

来源:电台节目 编辑:罗洋 2021-06-16 14:57:43
—分享—

考完“别撒欢儿”,绷紧“安全弦儿”

高考、初三学考陆续画上了句号,考生们表示:终于自由啦!但是,家长和老师们,一定记得提醒孩子:放飞自我的同时,千万要注意安全,谨防诈骗,千万不要“撒欢儿”玩,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01疫情防控

考试结束了,但是疫情防控这根弦可是不能松。

高考、中考结束后,可以适当放松心情,但是进出公共场所、人员密集场所要戴口罩,勤洗手;居家的时候要保持空气质量优良,勤通风,定期消毒;无论在饭店还是在家用餐,提倡“餐具专用、合理分餐、使用公筷”等。

02预防溺水

近日,气温比较高,由于缺乏安全意识,每年都会发生学生溺水悲剧。家长一定要提醒孩子,如果游泳,要到正规的游泳馆,不要到荒郊野外野泳,也不要到非正规游泳场所游泳。

在游泳池或在海边游泳时,要弄清深水区的位置,若不是游泳高手,要佩戴救生圈加以保护。发现有人落水施救时,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不能盲目下水救援,要量力而行、科学施救。

来,济南市教育局奉上防溺水攻略“12345”、防溺水安全锦囊,请牢牢收藏别客气!

03交通安全

考试结束后,很多考生会选择外出聚会、游玩。家长应提醒孩子,出行要当心,骑车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切莫酒后驾车。

坐出租车时,要乘坐正规出租车,在上车前要记住车牌号码,乘车时要系好安全带,切莫贪图便宜搭黑车。

要切记:未成年人驾驶机动车不仅不安全,更是违法行为。

一定要告诉孩子,不要和陌生人搭伴出游,外出游玩要将详细行程告知家人。

04身心安全

考试结束后,很多孩子喜欢和同学互对答案,考试内容可以交流,但是心态要摆正,不要过度影响自己的情绪。

考试全部结束后,建议家长要适当留给孩子自由的空间,由于过长时间的紧张学习给孩子带来压力,考生会承受一定的心理负担,家长可带孩子去旅游、散心,放松心情,调整不良情绪。

家长要合理询问考生的考试情况,适时鼓励和开导孩子。没了考试的束缚,许多考生通宵上网,不分昼夜地疯玩,家长和老师要提醒考生考后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不要过多沉迷网络,不要过度放纵自己。

05打工安全

两考结束,有考生选择找寻兼职、实习、社会实践服务等工作充实自我、积累经验。不过,初接触社会的孩子,社会阅历浅,容易被“高薪”虚假招工信息诓骗。

在寻找暑期工作时,一定要擦亮双眼,警惕用工陷阱。防止“黑中介”的诈骗,到有资质、信誉好的正规中介找工作,不随意相信网络上的兼职广告,对要求先交定金和保证金的工作,一定要警惕。

不抵押任何证件,用工单位要学生用本人的有关证件做抵押时,一定要拒绝,谨防证件流失到不法分子手中;要确认用工单位的合法性,并签订劳动合同。

家长一定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到暑期工,要告诉孩子正确看待自己现阶段的工作能力,打工还是应该以接触社会、积攒经验、提升社交能力、锻炼工作能力为主要目的。

友情提示:初中毕业生们绝大部分是不到用工年龄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建议你们可以根据个人实际,参加一些类似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宣传、研学体验等活动。但也要记得,告知家长活动时间地点,保持通讯畅通,最好结伴而行,注意出行安全。

06个人信息安全

考试结束后,考生们将会经历很多值得纪念的时刻,不少人喜欢拍照晒到朋友圈,与大家分享喜悦。

6样东西不要晒,要时刻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让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

1.准考证不能晒。

考试结束了,准考证务必要保管好。如果考生把准考证晒到朋友圈,身份证号等重要信息很容易被复制。

2.身份证不能晒。

即使对身份证号码和姓名做了模糊处理,但在稍懂图像修复技术的不法分子手里,分分钟可以恢复或加以改造利用。

3.考生号和密码不能晒。

在考试结束后的很多环节,比如考试成绩查询、录取结果查询、体检结果查询都需要输入。

4.成绩单或成绩查询页面不能晒。

考得不错的考生晒一下成绩似乎可以理解。但是,这类照片同样会暴露考生号、姓名等重要信息。

5.志愿填报纸质表不能晒。

志愿填报除了要在网上操作,还需要考生填写纸质表格并签字确认。有的考生为了留念会对纸质表拍照,但是千万别晒出去,以免个人信息泄露。

6.录取通知书不能晒。

录取通知书晒晒信封或封面还可以,内文就不要晒了。考生的照片、姓名、身份证号、准考证号、等具体信息都在上面,如果被不法分子掌握了这些信息,考生被诈骗电话骚扰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07运动安全

做运动千万别逞强,累了就停下来歇歇。

很多考生在备考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看书学习,现在终于有了闲暇,一些家长开始督促孩子锻炼身体,强健体魄。

这是非常明智的选择,但也要提醒孩子注意,如果平时没有运动习惯,在接触剧烈运动时,一定要考虑身体承受能力,如有不舒服,就立即停止,千万别硬撑着。

08谨防诈骗

“花钱就能改分”、“我们内部有指标”、“可以低分跳挡录取”……听起来很让人“心动”?别上当!这些都是骗钱的!

每年的高考中考,无数学子为实现自身求学梦想而努力拼搏时,一些心怀叵测的诈骗分子也正在搜寻合适的“猎物”。

当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成绩不满意,欲谋求通过“特殊渠道”送孩子进入更好的大学和专业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慢慢咬上诈骗分子手中钓钩上的诱饵。

1、教育补贴诈骗

此类骗术在高考后的一到两周内,最易高发。通常情况下,骗子会冒充教育部门工作人员以向考生发放助学金、减免学费、办理助学贷款为由实施诈骗。此时,切莫大意轻信,而将个人身份证、银行卡或各类支付账号或者密码、手机验证码等个人信息告知他人。

2、提前查询考分

首先,骗子会通过伪基站群发短信,称可查询考试成绩,并附有一个网址链接。不少考生收到此类信息后,便会迫不及待点开网址链接,然后手机便会被偷偷植入盗取网银的木马软件。

还有的骗子会直接开价,要求家长付款查询分数。对此,警方也郑重提醒,考生及家人查分时应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不要轻易点击手机短信里来历不明的链接。如果不慎点击,要立即卸载手机上的支付工具,确保资金安全,并向专业技术人员求助清除病毒。

3、篡改考生志愿

对于寒窗苦读多年的考生来说,自己原本慎重填写的志愿被他人篡改,这绝对是件让人冤枉至极的事情。对此,广大考生要提高防范意识,妥善保管密码,不要委托他人进行网上信息查询或信息登记操作;志愿必须由本人填报,任何部门、学校、个人无权要求考生提供登录密码或代替考生填报志愿。

4、分数不够花钱可“补录”

“补录”骗局常常出现在高考志愿录取结束后,骗子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以此骗取考生家长钱财,也有嫌疑人在考前就用各种借口,让家长交钱保留名额。

在一些骗局中,骗子也会谎称有特殊关系,可以购买“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对此,警方提醒,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招生指标”,一律不能相信。

5、谎称帮忙申请助学金、高考补贴等诈骗。

骗子利用一些考生家中经济困难,上大学需要通过助学金交齐学费的情况,冒充高校工作人员、教育部门工作人员,或者直接谎称手上有项目,可以为考生申请大学助学金,要求家长先交报名费。

考生及家长信以为真,汇款给对方,后来发现根本没有这回事。对此,警方提醒,当接到自称高校、教育、财政等工作人员的电话、信息,要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扶助款”时,考生及家长一定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

6、伪造录取通知书诈骗

骗子冒充学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以骗取钱财。

不仅会使用和学校相似的校徽、logo,还配备了所有的课程资料,填写的大学地址也和正版一模一样。为此,考生和家长在登录学校和教育部门网站时,一定要有鉴别真伪的意识。

考试没有什么可供投机取巧的“捷径”,也没有神通广大的“能人”为你打开“后门”,更不会有“花钱改分以便改命”的大馅饼从天而降。千万别因为一时的“鬼迷心窍”落入那些早在坐等你入坑的“诈骗陷阱”中,你若不琢磨歪门邪道,自然骗子也就无从下手。

在让孩子彻底“撒欢”之前,再次提醒大家,有些安全事项,一定要注意!有些事儿,别觉得不是事儿,等到真的出问题就晚了。

空调用错一身病?知道这8个秘密,身体健康又省钱!

最近,天气越来越热了,你们家开空调了吗?一到夏天,空调就成了使用频率最高的电器之一。每天对着空调吹的人不在少数,不过很多人却因此惹来很多毛病!空调用不对会惹来哪些毛病呢?空调在使用时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小秘密?小圈这就带你去了解一下!

01空调用错可能惹来一身病

1.咽喉炎

空气不流通,导致病毒和细菌趁机大量繁殖和生长,很容易诱发咽喉炎。

2.冻出感冒

在空调房里的冷空气环境下,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孔闭合,抵抗力减弱,体温难以调节,就会导致感冒。

2. 血糖升高

长时间吹空调,很多糖尿病人发现血糖升高。寒冷刺激会使体内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而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一方面造成血糖升高,另一面产热不足耐寒能力变弱。

4.血压升高

高血压病人进入空调房,实际上是一种“冷加压”的症状。“冷加压”症状发生非常快速,在一分钟内即可使血压升高约20毫米~30毫米汞柱。

5.干眼症

如果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冷空气会导致泪液蒸发过快,泪液减少。

8个使用空调“不为人知”的小秘密

1.空调26℃最合适,舒服且不易生病

虽然人体有一定的体温调节能力,但是这个能力是有极限的,室内外温差过大很容易生病。室内外温差不应太大,一般在8℃至10℃左右。夏天高温天气一般在35℃左右,所以26℃左右的室内温度是最合适的,不容易生病。同时温度不是太低,这时空调也是比较省电的。

2.空调最好装在1.7米处

一般空调的进风口在上半部,出风口在下半部,所以,若把空调安装过高,经过热交换的冷空气还未沉落到房间下部,就被空调吸回,从而使房间冷热交换不充分。所以,权衡来看,空调最好安装在1.7米左右最合适。

3.风向朝上更制冷

开空调制冷时,最好把空调风向朝上,让冷空气由上而下循环。制热时,则让空调风向朝下。一般来说,冷空气向下走,而热空气反之,因此这样可充分利用冷热空气自身的物理特性,自然交流。

4.出风口放一盆水

空调会将室内水分抽走致使空气变干燥,这时,口鼻、眼睛很容易变得干涩、酸胀。不妨在空调的出风口放盆水,能有效缓解干眼症状。

5.闷热天气要开除湿

有时碰到天气闷热难受,要善用“除湿”功能,让室内湿度降下来,这样不用调节空调温度,也会让人感觉舒适凉爽。

6.空调房最好侧着睡

夏天有些人早晨起来会感觉口干,特别是睡在空调房里。在空调房里睡觉时,最好减少平卧张口呼吸的时间,不妨改成侧着身体睡,避免上呼吸道的津液过多散发。

7.先开空调后关窗

室内降温通风时,应该先开空调后关窗,等刚开空调时空调里面的污染物释放以后再关闭门窗。

8.三个时间要开窗通风

开空调后一般都会门窗紧闭,不过一定要在3个时间点通风换气。通风换气时间最好在上午9点到11点、下午1点到4点,或者晚上7点到10点。

为什么被咬的总是你?一套“防蚊攻略”过个不痒的夏天

这天是越来越热,蚊子也是越来越多,总觉得自己是家里最招蚊子的,家里人说因为他是B型血,所以招蚊子真的是这样吗?

蚊子并不能辨别血型

蚊子并不能辨别血型,它们只能靠嗅觉、视觉、温度感应来寻找猎物。

这些人群最容易招蚊子:汗腺发达、体温比较高的人、饮酒的人、肺活量大,运动量大的人、新陈代谢快的人、穿深色衣服的人等。

防蚊学3招就够了

1. 常洗澡,少用香水

常洗澡去汗液保持皮肤清爽,流汗时及时擦可以减少汗液气味对蚊虫的吸引。少用香水、润肤露等化妆品。少穿黑色衣服,过敏体质的人和儿童最好穿袜子、长袖衣裤,并远离草丛、花坛、水池等蚊虫聚集地。

2. 保持家中环境清洁

蚊子爱在水中产卵,要注意清洁家里可能产生积水或潮湿的地方,如盆景、水缸下及地漏处。每周清扫屋内蚊子容易聚集的地方,如床底、墙角、窗帘下等。

3. 正确使用驱蚊剂

白天室内:电蚊香

电蚊香通过电力持续加热,挥发出灭蚊物质,药效一般可维持6小时~8小时。最好用于白天室内没人时,使用1小时~2小时,将刺激性降到最低。室内使用灭蚊产品时,一定要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如果家里有孩子可以选择蚊帐、电蚊拍、天然成分灭蚊液等物理方法防蚊。

白天外出:驱蚊贴

驱蚊贴利用精油挥发来驱蚊,不宜直接接触皮肤。驱蚊贴不适合过敏体质的人及孕妇使用,普通人每天使用时间也不宜过长。

夜晚外出:驱蚊花露水

驱蚊花露水多添加驱蚊化合物,使昆虫失去对人体气味的感知。

被咬后这样做

1. 刚被叮咬时

蚊子叮咬引起皮肤红肿、瘙痒。

处理方法:

① 用冰块冷敷或轻轻拍打被咬处,再涂上清凉油等外用药。 

② 孕妇或孩子,可用肥皂水、芦荟汁冲洗。③ 炉甘石洗剂等擦涂止痒。

注意禁忌:

切忌乱抓乱挠,否则会导致组胺释放,让人感觉更痒,还可能造成感染。

2. 局部起大包

局部形成较大肿块,或几天不消退。

处理方法:肿块几天不消,可能是对蚊子的毒素过敏,需遵医嘱口服抗过敏药。

3. 红肿发炎、破溃

被蚊子叮咬抓挠后引起感染,抵抗力弱者可能出现发热等症状。

处理方法:

过敏体质者及时就医,结合抗过敏治疗。

化脓感染者,伴有发烧、寒颤,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服药。

注意禁忌:

如出现红肿、破溃,不建议自行用药,尤其是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以免加重感染或引起皮炎。

感谢收听,下期见!


来源:电台节目

编辑:罗洋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安乡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