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上海一女孩被闷车内,拒绝援助!究竟还需要多少孩子的性命,才能唤醒粗心的家长
炎炎夏日的到来,室外气温十分的高,而这样的季节,正是儿童事故的高发期!前段时间,一则#4岁孩子被独自留在车内,大汗淋漓哭喊妈妈#的新闻上了热搜。
7月3日中午11点左右,上海市普陀公安分局曹杨新村派出所民警巡逻时,发现一辆小轿车内传出孩子哭闹的声音。民警隔着车窗看到车内坐着一个小女孩,满头大汗,表现得十分烦躁。
当时,室外的温度已接近35度,而车内空气不怎么流动的情况下,温度更高。民警打开车门想让女孩下车,但是小女孩说妈妈叮嘱她不能开门,不能下车!所以民警怎么劝也没用。
出于安全考虑,民警只能一边与女孩聊天,一边通过车牌号信息联系到孩子妈妈。幸好孩子妈妈就在附近办事,5分钟后就回到现场,见到妈妈后,小女孩才终于卸下防备,愿意下车。
高温天气,将孩子独自留在车内是一件危险系数极高的事情!因为车内和车外温度不是一回事!我们只能庆幸,还好民警及时发现了小女孩,妈妈也及时赶了回来。毕竟,每年高温天频频发生的悲剧告诉我们,有些孩子真没那么幸运。
根据全球儿童安全组织的数据显示,美国1998-2013年共发生了606起儿童因独自被锁在车内而导致死亡的案例,平均每10天就有一起。
许多父母总觉得,车里是最安全的地方。下车走动时,抱着孩子不方便。或者,也怕孩子到处乱跑,加上外面高温酷暑,干脆就把孩子放在车里。但是,这个“最安全的地方”,反而最危险。儿童受困车内死亡的高发期,正是夏季。
大人下车后,如果车门车窗都关严实的话,整个车厢是封闭的,外面的空气很难进入。在烈日下,车厢温度会迅速上升。国外有试验表明—
户外温度35℃下,只需太阳照射15分钟,密闭汽车内的温度即可攀升至65℃。65℃,这是什么概念?短短几分钟,就足以让人中暑。65℃的高温下,孩子待半个小时,就可能死亡。
儿童体温调节功能尚不成熟,且机体含水量较多,在闷热不通风的地方,体温上升迅速,脱水速度比成人快,更容易中暑,甚至发展为热射病(最严重的一种中暑),导致死亡。多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
为了预防这些悲剧的再次发生,希望每位家长都做好以下的防范措施:不把孩子单独留在车内
不让年幼的孩子单独留在车内,即使短时间离开也不能。养成在锁门和走开前,查看车内(前后座)的习惯。此外,随时锁好后备厢,防止孩子钻入发生意外。
让孩子学会自救
对稍大一些的孩子,可以教孩子尝试使用车内开关,或在车内配置一些安全锤、扳手等物品,教孩子一旦被困如何使用。如果是电子锁或孩子太小,无法打开车门,可以教他们使用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尝试鸣按汽车喇叭。有时,为防意外,家长们还可以事先准备一张A4大小的白纸,用较粗字体在上面注明“我需要帮助”的字样,并写明家长电话,以引起路人的注意以便施救。
第一时间救助孩子
如果遇到孩子被锁车内,尽量保持冷静,不断安抚孩子情绪,及时打开车门。如果一时找不到车钥匙,应毫不犹豫砸碎车窗玻璃,可以选择从车窗左右前角未贴膜的地方敲击。砸车窗时,不要直接敲打面对孩子座位的窗,因为玻璃碎片可能伤到孩子,工具也可能直接敲到孩子身上。
此外,时间允许还是希望家长们报警求助,让专业救护人员来操作,等孩子救出后以最快速度送往医院。
选择适合的车膜颜色
在选择车窗贴膜时,尽量不要贴前镜面反光膜,也不要贴颜色太深的膜。万一孩子被困在车里,别人也好及时发现,救助孩子。
可能家长觉得这种马大哈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可是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到来,别再让“汽车吃人”这样的悲剧发生了!
暴雨来袭,我们应该怎么做才最安全?
7月17日以来,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20日8时至17时,部分地区强降雨天气仍在持续。持续强降雨已造成河南多地道路、地铁等公共设施被淹,人员被困。暴雨洪灾来袭如何应对?收好这份避险自救攻略,关键时刻能救命!
遭遇暴雨洪灾该如何自救,寻找稳固的高地
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避免进入危险区域
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如果水灾迫使你躲到屋顶上暂避,或者要自制木筏逃生时,还应准备一些可发出求救信号的东西,如手电筒、应急灯、哨子、旗帜、鲜艳的床单、沾油的破布(纸或木根)、镜子等。
注意自身安全
当洪水威胁到房屋时,应及时关上电源总开关和煤气阀,以免着火和触电伤人。为防止洪水涌入屋内,可用自制的沙袋或毛毯等塞住门窗的缝隙。如果洪水不断上涨,你就应留心贮备一些饮用水、食物、保暖衣物、轻便简单的炊具、打火机、火柴等。
离开房屋前要多吃些或带些含热量较多的食品。制作简单木筏可用木梁、箱子、木板或衣柜等任何能浮在水面上的东西。如果没有绳子,可用被单等绑扎。注意:水流很急时或不到最后关头都尽可能不用木筏逃生。
当你需要涉水行走时,应面向水的上游,侧身一步一步地划步横行,要先站稳一只脚后,才能抬起另一只脚来,并最好能用一根长杆探测水深及防止跌倒。注意:要选择水流较平缓的地方涉水。
步行
与高层建筑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开落地广告牌、变压器、电线杆等危险物。如果路面开始水浸,请不要贸然涉水,宁愿停在路中淋雨也不要试图过水。
暴雨伴随雷电时,注意防雷。尽量呆在安全的建筑物中,保持身体干燥。如果无建筑物可躲避,在马路上淋雨的话,请不要站树下,电线杆下,也把手中的雨伞扔掉。
暴雨会导致马路窨井盖冲开或路段塌陷,应注意观察,小心绕行。雨天远离积水点,绕行路灯杆。现城区路灯每根灯杆内,都有一个电缆头,电缆头的防水等级可以做到防雨水淋溅,但不能防水浸,再加上地下各种管线交叉、先后施工,情况复杂。积水一旦没过路沿石,电缆头即有可能浸水,发生漏电事故。
暴雨持续的话,及时评估藏身之处的安全性。保持警惕,注意外界动向,以方便随时更换躲避的场所。
骑行
远离积水区域,选择地势较高处安全通行。不要被雨衣遮挡视线及影响听力,注意观察路况。路况不佳时,最好推车步行。
驾车
出行前先检查发动机盖和车门的封闭情况及雨刮器、制动器,发现故障及时排除。行车时,适当降低车速,保持车距。雨天能见度较低时,打开车辆灯光及双闪灯,注意行车安全。
车子进水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车辆停放在路边或是地下车库,由于积水太深导致车辆进水;二是车辆在行驶时,开进积水路段,导致车内进水、熄火,无法前行。
解决办法:
电话报案。一旦车辆被浸泡在水里,车主必须马上拨打保险公司电话进行报案。
现场拍照。如果保险公司无法及时到达现场,车主在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请及时拍下现场照片和车辆受损情况,以便定损员进行定损。
救援爱车。保险公司与4S店都有拖车救援服务,但遇上恶劣天气,拖车也很紧张,这种情况下车主可自行联系救援公司进行拖车救援,涉及费用将由保险公司承担。
【注意】孩子暑期受这种外伤是平时的3倍,医生:没出血也危险
暑假到了,孩子们又迎来了欢乐时光,但此时也正是各种儿童意外的高发期,往往一个不留神,孩子就受到了伤害。有一种儿童外伤在暑期频频出现,往往能达到平时的2-3倍,需要各位家长格外注意。8岁的刘飞(化名)小朋友,前段时间,被一个小女孩用铁丝扎伤了右眼。
刘飞:我当时在走路,然后一个小女孩,直接拿铁丝扔我眼睛了。刘飞的妈妈带着孩子去附近的诊所看了一下,当时觉得不严重,也没当回事。
第二天,孩子眼睛疼痛又加重了,于是家长带着又去看,但还是觉得不严重,点了眼药水就回家了。
刘飞的妈妈:他就觉得眼睛里面好像有东西,我看了一下也没有,也没怎么在意,所以滴了眼药水也就没事了。
最终,家长还是带着孩子去医院做了检查。
医生:到我们这的时候已经非常严重了,角膜受伤了,晶体也损伤了,视网膜也损伤了,然后又发生了眼内炎。
医生表示,刘飞已经住院一个多星期了,眼睛做了两次手术,孩子的视力也会受到影响。
为刘飞治疗的医生提到,每年暑假期间,眼睛受伤的小朋友都比较多,是平时的2到3倍,主要以剪刀和笔戳伤为主。
医生:受伤比较多的年龄段还是六、七岁到十一、二岁这个阶段,就是孩子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但是防卫意识又比较差的阶段。
孩子们进入了暑假模式,他们求知欲望高,好奇心和模仿性强,对周围的事物都想了解,却因为缺乏生活经验,有的时候安全意识薄弱,在玩耍时对眼睛缺乏保护意识,很容易受到伤害。
特别是男孩子,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自控能力还不够,眼外伤大多是由于自己的原因造成的,包括铅笔、剪刀、竹签、树枝、铁丝等尖锐物体刺伤,弹弓、玩具手枪、投掷石子等钝器伤。
有些孩子对眼外伤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因害怕被知道后会受到责骂,因此眼睛受了伤后没有及时告诉家长,往往失去及时救治的机会。
有些孩子年龄较小不太会表达具体病状,同时主观症状可能不明显,这就需要家长能够充分了解孩子的情况,不能存有侥幸心理,要及时带孩子就医。
要提醒大家的是,眼睛受伤以后,不是看眼睛流不流血,要看视力有没有下降。如果视力下降了,一定是比较严重的伤,要到专业的机构去治疗。
对于处在视力发展阶段的孩子们来说,一次眼外伤可能会留下疤痕,甚至影响日后的视力健康。家长们要格外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
01避免接触尖锐物品
针、剪刀、刀片、钉子、尖锐的笔等,都不要摆放在孩子触手可及的地方。孩子要使用这些物品时,家长应在旁边看护,并做安全提醒。
02避免沙子入眼
很多孩子喜欢玩沙子,但是沙子一不小心进入眼睛后,会造成不适,损害眼睛健康。家长应该教导孩子安全玩沙子的方法,禁止扬沙等危险动作,同时在旁边全程看护。
03避免接触化学制剂
很多化学药品如酒精、龙胆紫等消毒药水以及其他一些外用的药水、药膏等,都对眼睛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甚至会灼伤眼睛,损害视力。家中这些有化学制剂的,要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甚至一些含酒精的饮品、厨房用的调味品等,都要避免成为孩子的“玩具”。
04避免接触产生电、火类的物品
打火机、火柴、烟花爆竹、电插头等,都应禁止孩子接触,谨防溅出的火花会伤到孩子的眼睛。
05避免眼睛接触辛辣食品
辣椒、洋葱、生姜、大蒜等食物中含有刺激性成分,孩子接触后,再用手去揉眼睛的话,就会刺激黏膜,造成水肿,甚至引起炎症反应。家长要尽量不让孩子用手去触碰这类食品,一旦摸过之后要及时洗手。
06注意活动场地和游戏内容
在与其他孩子的玩耍嬉戏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选择开阔、少障碍物的场地,避免孩子纠缠在一起,相互攻击。不玩弹弓、射箭、飞镖等危险性较大的玩具,对存在危险性游戏一定要主动避开。
有时候即使格外留心,也可能会出现意外情况。孩子一旦发生眼外伤,家长们千万不要惊慌失措手忙脚乱,此时不能让孩子用手揉搓眼睛,一定要懂得正确的急救方法:
眼睑裂伤、钝伤
当出现眼睑肿胀、瘀血、出血等情况,千万不要按压眼皮,不要用水冲,会加重感染。应用清洁的纱布盖在受伤的眼睛上,然后立即送往医院。
眼睛异物
生活中常有一些细微的异物,如灰尘、砂石、小虫等进入孩子的眼睛里,千万不能揉眼睛,应用凉水冲洗,及时送医院。
眼球穿通伤
一旦受伤,不可尝试拿掉致伤物,也不要擦拭伤口处的血痂,应立即在伤眼上盖上清洁纱布后送往医院,由专业医生根据伤情进行不同的手术治疗。同时伤员应尽量避免颠簸及低头动作,防止眼内容物进一步脱出。
化学灼伤
眼部被酸、碱等化学液体灼烧,都应争分夺秒地现场冲洗眼部,用大量的清水反复冲洗。冲洗的时候应翻开眼睑,同时转动眼球,至少冲洗30分钟后立刻送医院救治。
特殊情况:如果眼睛不小心进了生石灰,不能直接用水冲洗,应用棉签或干净手绢将生石灰粉拨出后再用清水反复冲洗眼睛。
最后,还想跟各位家长说: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往往会对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的伤害缺乏认知和判断.
我们应对孩子给予充分保护,并经常提醒、教育他们对眼外伤提高防范意识,不要让伤害给孩子带来不可挽回的终生遗憾。
感谢收听,下期见!
来源:安乡电台
编辑: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