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乐居然可以合法上路了!这到底是好事还是灾难的开始?
大家都在路上开了这么久的车,见过各种大风大浪,那大家觉得路上最毒的毒瘤是什么?很多人会秒答——“老头乐”。
所谓老头乐,就是主要供老年人代步使用的低速微型电动车。这些老头乐,常年把马路当自己家,要么横冲直撞,要么过马路不看灯,要么在机动车道上龟速爬行,你不小心撞上它,你就多个“爹”或“妈”,它撞上你,马上就溜了…… 对于在道路上规规矩矩开车的司机而言,老头乐的存在真的挺恶心,很多人都恨不得交警叔叔把老头乐全都扣下。
老头乐不仅害人,还害己。这玩意几乎没有安全性可言,拿来做麋鹿测试,直接翻车,拿来做碰撞测试,直接成为铁包肉,假人都能给你干废了。至于可靠性,就更不用谈了,很多老头乐都是黑作坊一根钢管一根钢管手工焊起来的,开这东西上路,真的得有点胆量才行。
痛恨老头乐的人可能想不到,老头乐不仅不会消失,可能在未来还要合法化。最近工信部发布了《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这份文件中,明确将老头乐纳入了电动乘用车的体系,并且为其制订国家标准,车辆长度不大于3500mm,宽度不大于1500mm,高度不大于1700mm,整备质量不超过750kg,由纯电驱动,座位数在4座及以下、最高车速小于70 km/h。
车辆还应该40 km/h的速度进行的正面碰撞试验的要求;并装备三点式安全带和ABS系统。官方名为“微型低速纯电动乘用车”。
一般来说征求意见稿虽然不是最终版,但是修改幅度也不会太大,很显然,老头乐未来将获得合法身份,被国家承认。对于跟老头乐有深仇大恨的人来说,这件事真的很难接受,那今后道路上不是有更多毒瘤了?
这其实就属于理解错误,国家是100%不可能允许老头乐在路上乱窜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征求意见稿为老头乐设立国标,就等于将其视为了正式的乘用车。
那驾驶正式的乘用车需要什么呢?需要行驶证、需要驾照、需要保险、需要牌照、需要年审、需要驾驶员遵守交通法规。而之前的老头乐问题,正是因为不需要在交管部门注册,只要不被交警直接逮到,就不会受到处罚,所以才胆大妄为,变成道路毒瘤。
可能大家会觉得这法子不管用,那些开老头乐的老年人,哪还有精力去考驾照?大概率还是继续无照无证驾驶,继续横冲直撞,反正被交警抓到了后果都一样嘛。没错!老头乐合法化的规定,确实不是针对其用户,而是针对生产企业,意在招安。
2021年上半年,五菱宏光MINI EV,卖出了18.3万台,成为了电动车销量榜的第一名。这台爆款车,长2920mm、宽1493mm、高1621mm、整备质量665kg,与老头乐们相差无几,甚至可以说就是个合法化的老头乐。
其实只要现在的老头乐厂家们愿意投资,把车子升级到五菱宏光MINI EV水平,是不存在什么技术上的大难题的。只要按国标去加强车身强度,并且安装ABS、安全带等设备,就能够变成合法的乘用车。
而五菱宏光MINI EV的大获成功,已经证明了,正规的微型低速电动车是大有市场的,许多年轻人都需要这样的廉价短途代步工具。新规就是想告诉厂家们,光明正大做这种生意,比做永远不能上台面的老头乐生意要好,请速速转型好吗。
法规的引导+基层的严打,足以逼迫一些老头乐厂家从良,可能它们再兼并整合一波,顺便上市融资,中国的下一批造车新势力就有了,毕竟中国每年的老头乐产量超过200万,这批产能整合起来,也是不容小觑的。
如果厂家改为生产正规的微型低速纯电动乘用车,就会大幅减少老头乐的供应量,而且其产品毫无疑问会大幅度涨价,以前老头乐几千、一万就能买到,而正规的产品,大家可以参照五菱宏光MINI EV,怎么着也得3万块以上了。即使不考虑驾照问题,这个价格也不是老年人能轻松负担起的,只能去选择更为廉价的交通工具,老头乐市场必然急剧缩水。
但你要说根绝老头乐,那还是有点难的。老头乐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中国汽车市场发展滞后,很多老年人年轻时没有考驾照的机会,而且机动车人均保有量不足,这导致很多老人只能依靠老头乐来出行,尤其是在公共交通不发达的农村。
老头乐是唯一一种,不需要驾照、价格便宜、可以遮风挡雨、还能载人载物的交通工具,目前我们找不到任何可以替代老头乐的车种,只能默认这个灰色市场存在。即使我们用法规引导了部分厂家转型,很快也会有新的黑作坊来填补空缺,只要需求还在,就根绝不了。
有专家曾经想过,比较暖的解决办法,就是在C照下面设一个级别更低的驾照,只需要简单的考试就能获得,专供微型低速纯电动乘用车使用,这样的话老人也能合法上路。然后在路上划分出单独的低速电动车道,把这些老头乐跟普通车辆分开。暖心归暖心,这样做的成本肯定是大到难以估计的,其他驾驶员也未必愿意。
最简单但是很残酷的解决办法是,什么都不要做,静静等待时间流逝就行。现在中青年考驾照的比例在逐步提升,再过几十年,随着这些没有驾照的老人离去,老头乐的主要用户群体就不复存在了,自然也会消亡。
交通工具不仅仅是工具,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汽车落水不要慌,牢记这五点,关键时刻能救命!
最近郑州的大暴雨让整个城市都陷入了瘫痪,不仅很多车辆被淹,同时也有人被困车内,错过了最佳的逃生时机而不幸遇难!在这里,我们对逝者表示缅怀,同时也不禁让人深思,如果遇到类似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是否能抓住一线生机逃过死神的降临呢?因此,我今天便写下了这篇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在汽车落水切记不要慌,记住下面这五点,关键时刻能救你的命!
1.一落水立即解锁车门
市面上有些车型在行驶时车门会自动上锁,那么这时车内乘员等于是被锁在车内的。如果此时遇到落水,驾驶员又没能及时解锁的话,那可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因此,在汽车落水5秒之内是非常关键的时刻,如果你的车有自动落锁功能,切记要在第一时间将车门解锁,然后迅速打开车门逃生,不然车被越淹越深,在水压的作用下你是很难再打开车门的!
2.天窗逃生
如今很多车型都带有天窗,虽然我们平时不经常用它,但是在关键时刻,天窗却能帮助我们逃离车内。当车辆落水时,如果我们错过了最佳的逃生时机,在车门已经打不开的情况下,那么这个时候你就得考虑天窗逃生了,此时不要犹豫赶紧将天窗打开,以最快的速度爬向车外逃生!只不过前提是要在车辆电路系统没有失效的情况下才行,那如果电路系统失效了,天窗打不开该怎么办呢?别急!咱们接着往下看。
3.后门逃生
由于大部分家用车型都是前置发动机的结构,所以车身重量都集中在了车头,那么在车辆落水时,往往都是车头先下沉,车尾是翘起来的。因此,车后门的水压相比于前门会要小一些,如果此时前门与天窗都打不开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迅速爬到车辆后排,用最大的力气打开车辆后门来进行逃生。
4.后备箱逃生
如果此时后门也打不开了该怎么呢?别急!还有后备箱呢!正是由于重量都在车头的缘故,后备箱往往是最后才被水淹没的部位,那么我们此时便可以放倒后排座椅,迅速爬到后备箱,拉动后备箱内部的紧急逃生开关,打开后备箱来进行逃生。不过前提是你得知道自己爱车的后备箱逃生开关在哪里,毕竟每辆车的设置是不一样的,在关键时刻如果你找不到它,那就只能活活被淹了!因此,赶紧去看看自己爱车的使用说明书吧,现在学会还不晚哦!
5.破窗逃生
最后这一点也是你抓住最后一线生机的希望,它就是“破窗逃生”。当车辆被淹时,车门与天窗都打不开了,同时也来不及爬到后备箱了,那么你就只有选择破窗逃生了,不过千万不要用拳头破窗哦!用拳头是难打破车窗的,这样只会让你耗时又费力。正确的做法是将座椅头枕拔出来,用头枕下方的尖刺部位砸向车窗的边缘,因为车窗的边缘部分是最容易被打破的。
但是,有些车型采用的是一体式座椅,座椅头枕拔不出来该怎么办呢?那么这时“破窗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此,在这里我也建议大家平时在车上放一个破窗器来以防万一,毕竟这个东西体积不大,不会占用你的车内空间,虽然平时也不怎么常用,但是一旦用起来,它是可以救你命的!
以上这五点,还请大家一定要记牢!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切记不要慌张,运用这五点来进行逃生,相信能给你带来一线生机!同样,如果你还知道其它的逃生方法,也欢迎在下方留言,来让更多的朋友知道哦!
新版汽车“三包”法政策将实施,新能源汽车被纳入细则
7月2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布了《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并宣布该规定将于2022 年1月1日起施行。据介绍,新版“三包”政策最大的变化是,在“三包责任”相关条款中增加了关于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新能源汽车故障“包修、包换、包退”的相关规定。
新规明确,家用汽车自三包有效期起算之日起7日内,出现因质量问题需要更换发动机、变速器、动力蓄电池、行驶驱动电机或者其主要零部件等情形的,销售者应当按照消费者的选择予以免费换车或者退车;销售者为消费者退换车时,应当赔偿消费者的车辆登记费、加装装饰费、相关服务费等损失;将动力蓄电池、行驶驱动电机等专用部件质量问题纳入三包退换车条款;对家用皮卡车实施三包,将家用汽车污染控制装置的主要零部件纳入重大质量问题退换车条款。
家用汽车产品自三包有效期起算之日起60日内或者行驶里程3000公里之内(以先到者为准),因质量问题出现转向系统失效、制动系统失效、车身开裂、燃油泄漏或者动力蓄电池起火的,可免费更换或者退货。
新规也对家用汽车产品在三包有效期内的更换或者退货作出了更为详细的说明,如若出现以下情形的,销售者应当更换或者退货:
1、因严重安全性能故障累计进行2次修理,但仍未排除该故障或者出现新的严重安全性能故障的;
2、发动机、变速器、动力蓄电池、行驶驱动电机因其质量问题累计更换2次,仍不能正常使用的;
3、发动机、变速器、动力蓄电池、行驶驱动电机、转向系统、制动系统、悬架系统、传动系统、污染控制装置、车身的同一主要零部件因其质量问题累计更换2次,仍不能正常使用的;
4、因质量问题累计修理时间超过30日,或者因同一质量问题累计修理超过4次的。
另外,新规强化生产者的质量责任,要求生产者不得故意拖延或无正当理由拒绝销售者、修理者提出的协助、追偿等事项;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对故意拖延或无正当理由拒绝承担三包责任的经营者,明确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实施处罚;借鉴国际通行做法,鼓励有关组织建立家用汽车三包责任争议处理机制,便于利用第三方专业资源免费为消费者提供公正、专业、便捷、高效的三包争议处理服务,同时降低行政和司法成本等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6月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为22.3万辆,同比增长169.2%,环比增长19.2%。新能源汽车批发销量为22.7万辆,同比增长165.7%,环比增长14.7%。从数据来看,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大幅提升。据相关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到603万辆。有业内人士表示新版汽车三包政策是在目前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的前提下出台的,也是保障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必要举措。
感谢收听,下期见!
来源:电台节目
编辑: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