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法宣传: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造谣生事需担责

来源:新闻网 编辑:网信办 2024-01-17 11:41:03
—分享—

20231222日召开的公安部新闻发布会上,公安部党委决定将2024作为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年,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为期一年的专项行动,打防管控一体推进,持续加大全链条、全平台、全领域打击力度,忠实履行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守护人民幸福和安宁的神圣职责。

近年来,受“流量经济”刺激,越来越丰富的社交平台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可是,网络乱象时有发生,某些网友为获取流量不择手段,往往以夸张、虚构等方式制造出一些事件或消息,甚至引导扭曲事实真相,导致公众对某些事件或人物的看法出现偏差。

这些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信息都是真实的吗?虚假信息和谣言正隐藏其间!

面对网络谣言,除了口诛笔伐,我们更应当认识到造谣背后的法律风险!

定义概念制造谣言是指通过虚构事实、捏造事实等的方式制造一些不实的传言,造谣者一般是通过网络发布谣言的,而传谣就是指对谣言进行转发、传播等的行为

那么,造谣传谣犯法吗?造谣和传谣都是属于违法犯罪的行为,造谣和传谣情节严重的,就会构成刑事犯罪,涉及的罪名包括诽谤罪、寻衅滋事罪等。

法律条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零五条 组织、策划、实施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对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对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以造谣、诽谤或者其他方式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二百二十一条 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安乡网警提示:造谣传谣不可取,言行判断需谨慎!造谣和传谣都是属于违法犯罪的行为,造谣和传谣情节严重的,就会构成刑事犯罪。


来源:新闻网

编辑:网信办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安乡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