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我县在社区服务项目上狠下功夫,通过不断规范细化政务流程,借助一批党员服务项目架起连接党群的桥梁,营造出社区党群一体的良好氛围。
规范社区政务程序。要求各个社区政务办理做到程序规范、流程清晰,对一些涉及居民生活面广的政务,简化程序,实行一站式到位,对居民办理社区政务必须向其说明办理时间期限,并告知社区电话。此外,还要求社区制作、宣传、公开服务流程图,将所有政务程序图上墙上桌。目前,全县8个城市社区除保堤社区外,其余社区全部悬挂了涵盖户政户籍、社会保障、民政低保、计划生育、城管城建、党员管理6个大类的社区政务流程图和工作牌。
设立党员服务站点。通过设立代办服务指导,社区党组织充分利用自身信息灵便的优势,将居民所需的一些部门服务电话、活动项目等告知居民。潺陵、五总、西门口、文昌湾社区还根据群众需求,提出“社区权限范围立即办、涉及上级部门帮助办、群众有难上门办、百姓有事代替办”的“四办”服务方式,明确代理、中介、便民等3方面的服务范围,涵盖了社区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年8个城市社区共接待来访群众2700多人次,提供各类中介服务900多次,全县7个社区服务小分队近120多名党员先后为社区群众提供家教、水电费代办、卫生宣传、空地绿化等无偿服务800余次。今年6月,潺陵社区还协调辖区内2家医疗机构为社区年满70岁以上居民免费体检1次。
开展党员“四助”活动。社区党组织通过发动党员、热心群众、退休老职工、企业富商等群体和一些单位争取帮扶资金,深入开展以“助困、助业、助学、助残”为内容的“四助活动”,帮助社区困难家庭、失业人员、失学儿童、残疾人员渡过难关。在社区党组织的带动下,仅西门口社区,就为困难群众募集到衣物600多件,毛巾、洗衣粉等生活物资价值9000多元,争取救助学、助残基金3万多元,社区7名失学儿童和6名残疾群众得到救助和帮助。
畅通群众反馈渠道。全县各社区大厅都设立了居民意见箱、留言簿,每周一定期将群众意见和留言收集总结,在社区干部例会上予以公开宣读。连续两个星期群众意见较大的,扣除当月福利;连续一个月群众意见较大的,经党总支讨论决定社区干部去留。此外,还通过公开社区电话、书记手机号码,开放社区论坛等形式广泛吸纳社区群众参与评价社区干部,充分实现居民民主权利。自设立居民意见箱以来,全县8个城市社区共收集各类群众反馈信息4500多条,居民留言1100多条,各社区对照整改项目达200多个,有2名社区干部因群众反映强烈而被免职。
来源:常德日报安乡记者站
作者:王涛
编辑:李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