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红网论坛上一则《教师夫妻登报为孩子找玩伴》的帖子,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
红网长沙6月25日讯(记者 刘玉先)暑假到了,缺少玩伴的低年级孩子如何度过假期也成了家长的心病。6月24日,红网论坛上一则《教师夫妻登报为孩子找玩伴》的帖子,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
网帖显示,该教师夫妻的儿子今年八岁,二年级,独生子的孤独让他们心酸。他们想找一个读二年级的男孩,暑假与儿作伴,一起晨练、散步、玩耍、学习……
家长报上登公告为孩子寻找同龄伙伴
“我家儿子今年八岁,胆子比较小,性格有点内向,不主动和小朋友玩,但如小朋友找他,他不拒绝,属于被动型的。”家住邵东县城的杨女士介绍,她希望找一个家教比较好,性格外向与儿子年龄相仿的同性伙伴,暑假期间陪儿子一起晨练、一起学习……
杨女士表示,现在给小孩找个玩伴比较难,暑假好多小孩都要上各种培训班,孩子们还挺不好凑在一起的。所以她就想到在报纸发一个公告,为儿子征玩伴。期间可以轮流在每家住一个星期或几天,让孩子们有充足的时间交流、玩耍。
他们邻居家就有一个八岁的小朋友,但父母都是做生意的,平时由爷爷奶奶照顾,比较调皮。小朋友也来杨女士家玩过几次,但两人在一起不久就会吵架,并且将家里弄得七零八乱的,所以就很少与邻居家小朋友来往了。
“前几天我同事本要带她儿子来我家玩耍的,为早点见到伙伴我儿子中午也没有午休,一直等她孩子的到来,但后来同事考虑天气太热,便没有带她儿子过来了。”杨女士说,为了此事儿子还流下了眼泪,也更坚定了她在暑假为儿子征玩伴的决心。
网友感叹:现在的孩子不如他们幸福
对于登报为孩子找玩伴一事,网友“香泉水”表示,让独生子女的心不孤独并充满阳光,这是家长需要关注的问题,也是全社会所要关注的问题。
网友“a5597159”则认为,其实家人才是孩子最好的依靠,父母可以多抽些空陪陪孩子,也给自己放个暑假。网友“佳钢百炼”则认为,现在的家长,都比较的矫情,生怕孩子会受伤害,即使和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也特别注意,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所以搞得孩子很孤单。
网友“红娘子A”表示,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今子女教育的最大缺失。大部分家长只一味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少去关注孩子的心灵。大都分家长把孩子培养成读书的机器,而且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怀,导致孩子养成好逸恶劳的恶习。
网友“智取徐州”则表示,自己八九岁的时候,就开始帮父母干活,像剥毛豆、做饭,暑假时就和同村的玩伴一起去钓龙虾、捉天牛、游泳。现在的孩子暑假基本被各种培训所占领、还是他们那个时候比较幸福!
专家:“玩伴配对”利于成长
“在媒体上发公告为孩子征玩伴,这本来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这样的‘玩伴配对’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湖南省社科院研究员方向新认为,人的交往是必不可少的一种需求,孩子同样也有正当的交往需求。尤其是在独生子女家庭日益增多的背景下,这一需求更为明显。
这种需求,在孩子上学时满足起来并不困难。但是当他们一放假,昔日的玩伴或因离家较远,或因外出游玩而不能在一起玩耍。这时往往是孩子产生寂寞和空虚情绪的“高发期”,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如处理不好,有可能使孩子们对学习产生厌烦,对生活失去信心。
对此,方向新表示,作为家长暑假期间应该花更多的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带孩子参加一些公益性地活动,外出旅游,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而不是一味的为孩子报各类补习班、培训学校。
“近些年,每到暑假长沙市内部分游泳池便免费对学生开放,这样的举措值得大力提倡。”方向新说,除去青少年宫、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场所外,社区也应该加大一些娱乐设施、游玩场地的建设,同时多开展各类活动,让学生之间多接触、多认同、多理解,这对他们养成健康的心理和交际能力是很有好处的。
【对话】
记者:为孩子征玩伴,是孩子主动提出来的还是你们安排的?
杨女士:可以说双方都有这个意向,平时一到周末儿子就会对我说,要我电话同事,邀请他们的孩子来我们家里玩。
记者:你们夫妻都是教师,按理来说在带养孩子、陪孩子玩这方面比较有经验,为什么还想到要为儿子征玩伴?
杨女士:是的,作为老师我们在带养孩子方面确实有优势,但有些东西是我们这些做家长所不能提供的,比如,自我成就感、处事能力等等。再者,通过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也可影响我们大人,大人们之间也可借此建立良好的私人关系。
记者:你们夫妻都是教师,怎么没想到在自己学校帮孩子找一个玩伴?
杨女士:首先,我们教的是高年级,年龄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再次,我们怕部分家长误会,认为我们是在搞“有偿带养”。
来源:红网
作者:刘玉先
编辑:李欢
本文为安乡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