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生活小管家0518

来源:安乡电台 编辑:罗洋 2021-05-18 10:02:49
—分享—

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上午好!您现在收听的是阳光调频1016,安乡人民广播电台,正在为你直播的是生活小管家,我是洋洋。

蛋白粉、葡萄籽、养胃饼干……营养专家告诉你,这些保健品到底有没有用? 

一、蛋白粉:消化差的病人很需要

如果日常能吃够鱼肉蛋奶,的确不需要再加蛋白粉。即便是去健身房增肌,除非是健美运动员,一般人只需比平常多吃一两瘦肉和一两个蛋就可以了。

不过,蛋白粉也并非一无是处。膳食中蛋白质比例过低时,人容易虚胖,身体松软,没力气,怕冷,消化能力弱,容易浮肿。特别是对肌肉本来就少、消化本来就差、食量本来就小的老年人来说,保证蛋白质供应是必须的。

但是很多老年人害怕胆固醇,鱼肉蛋奶不敢吃,膳食蛋白质不足,但买来蛋白粉,他们觉得很昂贵,不能浪费,就乖乖地吃了。这时候,补充蛋白粉对身体的确可以带来好处。

在医院,很多因为消化吸收能力差,无法从食物中获得足够蛋白质的手术后患者需要补充肠内营养制剂,使用水解蛋白产品是非常有效的。国内外调查表明,蛋白质和多种营养素不足的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康复速度变慢,甚至根本无法康复。总之,如果您牙口很好,消化正常,鱼肉蛋奶不缺,就别花高价吃蛋白粉了。

二、葡萄籽胶囊:不是皮肤增白剂

葡萄籽胶囊主要是补充抗氧化物质“原花青素”,它对一些缺乏抗氧化物质的人是有帮助的,但没有传说中那么神奇的“美白作用”。

由于原花青素会降低多种消化酶的活性,并影响多种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日常消化不良、贫血缺锌、身体怕冷的女性,千万不要乱补葡萄籽胶囊,也不要以为葡萄籽胶囊是皮肤增白剂。否则不仅不能变白,可能脸色更黄,消化更差,身体更冷。

三、高钙奶:意义不是很大

牛奶、羊奶、各种奶里都富含钙,包括人类的乳汁。在这种高钙的基础上还要再增加钙含量,没多大意思。我若干年前做过调查,发现买高钙奶的人主要是那些对“牛奶本身富含钙”这个基本常识都不了解的消费者。实际上,高钙奶的钙含量比普通奶只高15%~20%。日常多喝点普通牛奶、酸奶,多吃点青菜、豆腐,钙就来了。

四、鱼油:确实不如吃鱼

海鱼里面不仅含有鱼油,还有蛋白质、各种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研究表明,每周吃2~3次非油炸的海鱼有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老年认知退化,也有利于保障胎儿婴儿的智力发育。

至于鱼油的效果,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不过,在有些情况下,鱼油还是有点用的。比如有些地区的人日常吃不到鱼,素食主义者不吃鱼,那么在女性孕期或某些疾病状态下,遵循专业人士的建议适当补点鱼油,还是有意义的。

五、海参:不光是为了补蛋白质 

如果说“海参不比鸡蛋强,因为它的蛋白质没有鸡蛋多”,这个说法略有点偏激了。吃海参肯定不光是为了补蛋白质的。虽然它的蛋白质含量确实没有鸡蛋的蛋白质含量高,但是并不能说明它一定没有其他好处,比如免疫调节、抗疲劳之类是有动物实验数据的。

至于效果是不是那么神奇,恐怕这就是因人而异的,不必期待过高。如果自己经常疲劳,不如多找找原因,是运动太少,还是营养不合理,还是睡眠不足,或是工作压力太大等等。如果不找其他的具体原因,只想靠吃几只海参解决,恐怕不够理性,效果也不会很好。

六、养胃饼干:任何饼干都少吃

说养胃饼干不靠谱,是说它没有保健食品认证,却非要宣称保健功效,不合法。和普通食品相比,它卖那么贵也很离谱。但是,说养胃饼干不如苏打饼干,就有点跑偏了。

苏打饼干对胃也未必有好处。苏打饼干的脂肪和热量并不比其他饼干低,而血糖反应在各类饼干中却是最高的,糖尿病人根本不值得吃,苏打饼干对胃酸少的患者没什么好处,只是对胃酸过多的患者可能起到暂时缓解不适的作用。简单说,两种饼干都不要吃,直接吃好三餐就对了。

七、初产蛋:营养差别不是很大

初产蛋的营养价值到底多高,没有看到数据,很难评价是否其中某些微量成分比其他鸡蛋更高。鸡蛋中含几百种蛋白质,以及卵磷脂、叶黄素、玉米黄素、12种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不是只有蛋白质而已。

但整体来说,一个蛋就算某些微量营养素指标上和其他蛋有一丁点差别,也很难在一天营养供应中起到明显作用。

八、黑枸杞:性价比比较低

黑枸杞的确是目前市售食物中花青素含量最高的,有文献为证。说它不如茄子、紫甘蓝、紫薯之类,显得不太公平。不过,如果把价钱算进去,单位花青素的价格就显得太贵了——性价比低啊。

花同样多的钱,如果买紫甘蓝和紫薯等这些我们日常的蔬菜,得到的花青素会比买黑枸杞多不少呢。但是,如果有人送你一盒黑枸杞,你还是开心地吃掉吧,不要用它来交换几麻袋茄子。

九、黑糖:主要在于风味

黑糖和普通红糖的差别,在于它经过长时间的熬制,发生美拉德反应的程度高,颜色特别深。美拉德反应会产生香气,所以黑糖的风味比普通红糖更加浓郁。

不过,黑糖产生的丙烯酰胺含量更高。这类产物在少量摄入时促进食欲,多了就有可能促进衰老和慢性病(有少数动物实验和人群调查研究,但尚无定论)。

如果喜欢黑糖的风味,来大姨妈时为了安慰自己喝一杯是可以的,为了养生而天天大量吃则不明智。

十、儿童酱油:不适合儿童

儿童酱油瓶子小,卖得比普通酱油贵,但和普通酱油的配料和营养成分都几乎一样。并不是说它会有害,只是说它并不是更适合儿童的产品,钠并不更低,营养价值未必更高,也没有相关标准,直接买普通优质酱油就好。

关于吃酱油,一岁以内的宝宝不要吃酱油,两三岁的宝宝也要严格控制食物的咸度,不管是不是儿童酱油都要限量。

【热点】已致多人中毒!这种家常菜,近期慎吃!

01紧急提醒

近日,广东中山市监管局发出紧急提醒,当地有多名工人因食用苦葫芦瓜,导致食物中毒,提醒消费者苦葫芦瓜有毒,慎吃!葫芦瓜又称瓠()瓜、瓠子,通常味甜、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在生长过程中受异常气候及土壤等因素影响发生变异,就变成携带毒素的苦葫芦瓜。

1.吃苦葫芦瓜为什么会中毒?

变苦的葫芦瓜含有一种碱糖甙毒素,这是一种植物毒素,其性质稳定不会因为烹煮而被破坏,因而会在误食后导致中毒的发生。轻者会出现恶心、乏力、口干、头昏等表现,还可能伴随脱发症状;重者则伴有恶心、呕吐、腹胀、腹绞痛、腹泻等症状,所以一旦发现葫芦瓜变苦,切不可食用,以免中毒。

2.瓜苦不苦如何辨别?

苦葫芦瓜和正常的葫芦瓜其实并没有太大区别。辨别葫芦瓜苦不苦,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尝一下!(觉得苦一定要吐掉)外形上,许多苦葫芦瓜外形似白炽灯泡,比正常葫芦瓜瘦长,而且有些苦葫芦瓜表面凹凸不平。

3.这些瓜,都吃不得!

除了苦葫芦瓜外,黄瓜、丝瓜、甜瓜等有时也会出现变苦的情况。其变苦的原因很可能是含有碱糖甙毒素。尽管俗话说夏天吃苦,胜似进补,但对于苦黄瓜、苦丝瓜等变苦的食物还是不要轻易尝试为好。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种瓜,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食材有中毒风险呢?

妈妈一个决定救了孩子命

514日晚,山东临沂兰陵县,11岁男孩道道(化名)和弟弟在自家开设的宾馆前台处写作业,其间两人停下来吃樱桃,还有说有笑,突然道道被整颗樱桃卡住喉咙,一时间脸色通红,眼看就要窒息,一旁的弟弟也吓得手足无措。根据公共视频显示,道道试图通过咳嗽、呕吐把樱桃吐出来,在多次尝试未果后,便赶紧到屋里找爸爸寻求帮助。

道道的妈妈李女士告诉总台记者,当时孩子爸爸在屋里看到孩子,立即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对他连续急救了一分钟左右,但没有成功。在爸爸进行急救的过程中,道道弟弟赶忙上楼去喊妈妈下来,李女士下楼后看到孩子嘴唇都已经发紫,道道爸爸建议马上去医院,可李女士急得喊道:“不行,上医院就晚了”,并继续对孩子进行急救。

在李女士和丈夫的持续施救下,又经过一分多钟,道道终于将樱桃吐了出来,夫妻俩这才松了一口气,这时距离孩子被卡住已过去两分多钟。之后,他们将道道送往医院检查,医生表示孩子已无大碍。

   “当时真的快要吓死了,李女士回忆说。多亏了平时在网上,学习了海姆立克急救法,没想到这次派上了大用场。情况紧急,可能动作不是特别标准,但这个方法真的很有用。李女士说,因为家中有两个男孩,有时他们会比较淘气,所以她和丈夫近几年会在网络平台上关注一些医生的科普知识,    除了海姆立克法之外,他们还学习了心肺复苏等急救方法。这些急救常识身边很多人还不了解,真的很有必要进一步去普及

海姆立克法是日常生活中非常有效的急救方法,建议大家都能学习掌握。

03新冠疫苗接种,这些知识你要了解

近期,全国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有民众就接种细节提出疑问:接种新冠疫苗后出现一般反应可以接种第二针吗?第二针提早或者推迟接种会怎么样?看专家解答

1.接种新冠疫苗后出现一般反应可以接种第二针吗?

极个别人员接种新冠疫苗后,会出现如注射部位局部疼痛、疲倦、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经判断为轻度一般反应,可以正常接种第二针。若出现中重度的异常反应,需及时告知预防接种门诊医生,经综合评估后确定能否接种第二针。

2.第二针提早或者推迟接种会怎么样?第一针会白打吗?

根据新冠疫苗接种技术指南,首剂的免疫记忆形成需要时间,对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来说一般是21天,所以需要间隔不少于21天接种第二剂,提前接种应视为无效接种。疫苗后续剂次若没能按时接种,迟种并不会影响保护效果。第1剂不会白打,不存在前功尽弃的情况。

感谢收听,下期见!


来源:安乡电台

编辑:罗洋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安乡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