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输西安,浪漫胜过昆明,这座充满诗意的城市真的值得你去看看。树是梧桐树,城是南京城。南京是一座属于梧桐的城市,而去南京梧桐便是最好的地图。在南京很多路的两侧都栽满了梧桐,巴掌大小的梧桐叶舒展开来遮天蔽日。走在街头,阳光透过梧桐枝丫之间缝隙斜斜的洒下一地的斑驳。长江路,短短的一千多米的路却有着从六朝到民国五家博物馆。颐和路,这条路上有着放眼全国都再也找不到与之相比的民国建筑群。太平南路,从总统府到夫子庙是多到数不过来的各种老字号。初夏的风吹过城门,亦吹来了南京万紫千红。其实并不是只有等入了秋才能从现代气息浓厚的南京发现古朴典雅的金陵城。
南京·最具韵味的是清欢: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南京的别称很多唯有金陵最为感怀。
老门东 ◆
穿过"老门东"牌坊,即走进了老城南传统民居生活,一条条老街巷将让人重新感受老城南风貌。悠长悠长的小巷铺着青石板,也不知是哪家栽种的花偷偷的从院子里探出脑袋。青砖灰瓦,斑驳的老墙江南水乡的古典建筑群特有的古韵吸引着太多人身穿汉家衣裳来这里赏花读书饮茶。
浦口车站 ◆
朱自清在自己的散文《背影》中记录父亲为自己艰难的翻过月台买就橘子的那个车站便是这里。始建于1908年的浦口火车站是目前中国唯一保留完整历史风貌的百年老火车站。这里曾是连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11省的交通枢纽。英格兰式建筑风格的米黄色大楼内外热闹日夜不息。现在的浦口火车站最终还是与杏花春雨的江南岸隔绝开了,成为了火车博物馆和影视基地。如果可以真的想坐一班慢悠悠地蒸汽火车去民国三年等一场雨。
先锋书店 ◆
有人说:书啊是浮躁之城的解药,书店是写给城市的情书。随着网络式阅读的冲击下众多的实体书店面临着不同的生存困境。先锋书店却用独特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让书店重新散发出了流光溢彩的魅力,吸引了全国各地乃至国外读者。先锋书店并没有华丽的装潢,也没有吸引人的包装点,就连招牌也仅仅是林荫绿叶掩映下灰底白字。走进书店找一个角落,在文脉书香中度过浮生半日,实在是一种享受。
南京·半城人间烟火半城禅:藏匿在生意盎然春色里的古刹红墙,让南京城多了一封禅意
鸡鸣寺 ◆
南京的寺庙很多,不得不提的便是鸡鸣寺。几经损毁重修的鸡鸣寺香火一直旺盛不衰。杜牧诗文"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排首位的寺庙便是此寺。现在的鸡鸣寺的樱花已经落幕了,前来赏花熙熙攘攘的人群也随着散去了,我却要劝你这个时候来。不用随着人群到处打卡拍照,就安安静静在这边找家茶馆喝一杯茶,听听古寺里传出的钟声。
栖霞寺 ◆
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的栖霞山有着成片的枫林,每到秋日层林尽染漫山红遍,非常的美。佛教"四大丛林"之一的古栖霞寺便座落在栖霞山西麓。栖霞寺的佛教建筑有着极高的造诣。寺内的舍利塔始建于隋朝,整座塔图像严谨自然韵味古典。干佛崖的佛像精美壮观,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山门前的彩虹明镜是栖霞寺的经典景观,湖中有六角亭,亭前有观音像。湖中的观音像透着庄严。我在佛前偷偷许了愿,你要岁岁平安。
灵谷寺 ◆
距离鸡鸣寺不远的灵谷寺并没有鸡鸣寺那样兴旺的香火,人们知道这里主要是其他的原因。比如夏日的萤火虫。这里的萤火虫有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灵谷流萤。黑夜里,一群一群的萤火虫结伴飞着闪烁着荧光,那点点银白的灵动的光在草丛中飘浮,像极了从天上洒下点点繁星。灵谷寺的无量殿,全殿用砖石构建而成,内部为拱券结构未用一钉一木,因此得名无粱殿。然而这座我国现存的五大无粱殿中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地一座,现在却已经和佛教没有多大关系了。塔内是国民革命烈士的灵位殿,塔的四周是辛亥革命名人蜡像馆。几经迁移的灵谷寺主殿建筑早已经不在灵谷寺中。很难想象一座寺庙最重要的几个建筑竟然在世俗中发挥着纪念的作用,这也许体现的正是佛教的包容性吧。
南京·古城与山水相依:千年古城的悠悠古意,我们还能从山水里感悟更多。
紫金山 ◆
紫金山,南京的名胜古迹荟萃之地,画扇般的音乐台,宝石项链般的美龄宫,五彩绵长的石像路...早春时节,梅花山的万株梅花争奇斗艳,使得有人流连忘返。夏日的紫金山满眼是郁郁葱葱的绿,梧桐的茂密铺展开来遮天蔽日。古朴典雅的古建筑散落其中,还有灵谷寺的萤火虫在夏夜里忽明忽灭的飞着。秋天的紫金山只能用色彩斑斓来形容,银杏,梧桐,榉树各色树叶交织在一起,一幅令人震撼的油画铺展开来。到了冬天,等一场雪。雪后的山林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有言道:忽见南京雪,方知是金陵。
栖霞山 ◆
栖霞山的秋天是非常令人震撼的,作为中国四大赏枫胜地之一。每到秋天漫山红遍,放眼望去皆是妖艳的红色的枫叶。"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 历史上曾有五王十四帝登临栖霞山,其中乾隆六下江南,五次驻跸栖霞山。夏天的栖霞山是非常适合散步的,森林中的负氧离子含量很高加上茂密的树林,漫步在山中就算烈日炎炎的假日也会感到丝丝的清凉。
石臼湖 ◆
在南京的各色景点中石臼湖是独一无二的,秋冬的时候这里便成了天鹅湖,成群的野天鹅在这里觅食筑巢生机勃勃。你应该见到过很多石臼湖的绝美视频:海天一色,落日余晖...但是她它的美带带给人的视觉震撼只有你真正走进才会切身体会到。现在虽然是枯水期,但是只要你去它便不会让你失望,油画般馥郁的海草在碧水边蓝天下摇曳,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像极了动漫《起风了》里的世界。
秦淮河 ◆
提起南京一定要说的便是秦淮河。大诗人杜牧在诗中写道“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短短一句便道出了秦淮河两岸的优美景色以及泛舟秦淮的绝妙意境。历史早已沧桑巨变然而秦淮河上的画舫却是经久不衰。从夫子庙池码头出发乘一艘画舫沿着波光粼粼的秦淮河一路向前经桃花渡白鹭洲东水关...两岸的古建筑商铺游人缓缓而远。
“鸭都”南京到底有多野?烤鸭、酱鸭和盐水鸭虽说是用不同方式制成的美味,红白黑三色的鸭子却时常能在同一家鸭子铺里“和平共处”。走,去鸭都,斩只鸭子。走,去金陵,吃遍糕点。走,去南京,遍尝小吃。总有一种原因,能让人不由分说地爱上南京。可能是“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的美丽邂逅;可能是“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的惊鸿一瞥;也可能是在夫子庙街头,被一碗鸭血粉丝汤惊艳。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濒江近海,造就了她汲取包容的性格,既古典又开放,像一个在书香世家长大的江湖混混。她精致昂贵,有着作为六朝古都“稳”的一面;但她也有烟火气息,穿街过巷的苍蝇馆子中藏着它“皮”的一面。包容的南京文化影响着他们的饮食文化,南京人喜甜但也嗜辣,他们有着江南水乡的“甜美”风情,但也藏着不可一世的“野性小吃”。
没有一只鸭子能活着游出南京。南京流传着“三天不吃鸭,走路要打滑”的民间俗语,南京人对于鸭子的热爱可见一斑。下了班,捎上半只盐水鸭,再打包一套鸭四件,这是南京人平凡生活中的高光时刻。南京自古就喜食鸭馔,不管是鸭肉、鸭杂、鸭头、鸭翅,都能被南京人“利用”,因此有“金陵鸭肴甲天下”的美誉。就像没有一头牛能活着离开潮汕,没有一只兔子能活着走出四川一样,也没有一只鸭子能活着游出南京。在“吃鸭子”这件事情上,南京人可谓是“绞尽脑汁”。
千年网红:鸭血粉丝汤。鸭血粉丝汤可不只有鸭血。
顺滑的鸭血、紧实的鸭肫、脆韧的鸭肠、鲜美鸭肝、爽口的粉丝、浓郁的豆果、本地辣油、镇江香醋还有翻着花儿的香葱……越是包罗万象的鸭杂,越能证明这碗汤的理想程度。
不管是精致酒店还是街头小摊,一碗合格的鸭血粉丝汤首先应该满足的必要条件就是料全!料全不全,肉眼就可以辨别出来,剩下的步骤,就需要亲自品尝了才能知道。比如食材的新鲜程度,比如汤头的熬制时间。好的鸭血粉丝汤不需要味精的掩饰,单是自身的味道就足够傲娇。如果仔细观察,能发现南京街头的鸭血粉丝汤其实有红汤和白汤“两派”,白汤浓郁,是下了功夫才能熬出来的,红汤就是清汤,相对来说清爽一些。关于红白两派谁才是最正宗的鸭血粉丝汤的争议从来没断过,但颜色不是考验的标准,味道才是。一般的小店都会用一勺鸭油来提鲜,但也有少数店铺会用盐水鸭的积年老卤打底,如果还能碰到,那么真的要恭喜你吃到了鸭血粉丝汤的灵魂。南京的鸭血粉丝汤就像武汉的热干面、上海的小笼包……即便是从小吃到大也从不会厌倦,那鲜爽的鸭杂,还有吸饱了精华的豆果儿,吃一口、爱了!
烤鸭板鸭盐水鸭,鸭鸭入胃
和天津人认为自己楼下的煎饼果子是最好吃的,北京人认为自己楼下的豆腐脑的最好喝一样,南京人认为自己楼下的那家鸭子铺,最好吃。
先说南京烤鸭,也有人叫金陵烤鸭,这个名字似乎更能彰显它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没有北京烤鸭的脆皮,也没有广式烤鸭的鲜嫩,南京烤鸭的惊喜在于酸甜适口的红卤,酷爱糖醋的南京人把自家拿手的好东西都放在这碗卤汁中了,烤鸭在这种卤子的刺激下瞬间变身,色香味全被激发出来。遇上好的卤汁,吃完鸭肉,剩下的卤汁还能拌饭,一大碗白米饭在卤汁的滋润下变得津津有味。板鸭的身上似乎承载了更多的故事,战争年代的慷慨故事为板鸭赋予了更多传奇的色彩。板鸭的制作工艺更为复杂,需要长时间的腌制和风干,因此制作时间较长。时间所带来的结果就是板鸭的肉质酥烂细腻,集“干、板、酥、烂、香”于一身,百吃不厌。为了更方面地饮食,在板鸭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盐水鸭。低温煮熟的盐水鸭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鸭子的原味,鲜嫩异常,吃在嘴里多汁又多香。每年南京街头桂花飘香的时候,吃上半只“桂花盐水鸭”,该是多么应季应景的美事儿。还有各种酱卤鸭。卤的鸭翅、鸭掌、鸭肫,可以说是老少皆宜了,拿在手里也顾不得什么形象,瘦肉不粘牙,卤味撩人爱,一嘴下去就再也停不下来,最容易上瘾。还没走到楼下就已经啃完了,美滋滋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鸭子的每个部位都值得享用
除了烤鸭,鸭肉还有一种“寿终正寝”的方式,就是化作肉馅,成为烤鸭包。烤鸭包吃起来有点灌汤包的意思,仔细观察南京的包子褶有朝上和朝下两种方式,都是为了更好地保存其中的汁水。因为鲜嫩又多汁水,需要一套“轻轻移,慢慢提,先开窗,后喝汤”的享用技巧。微甜的肉馅伴着扎实的面皮,虽然满口汤汁,但清爽不腻,可以说是非常满足了。南京人把对鸭子的热爱发挥到了极致,肉和内脏都被分完后,又打起了骨头和鸭油的主意。就像吃完肉的鱼头和鱼骨可以做鱼杂汤一样,鸭架也可以成为一碗热气腾腾的鸭架汤。而鸭油则融进了酥饼里,贴在炉子上,用温度将鸭油和面粉融合,撒上芝麻,酥脆香美的鸭油酥饼就这样诞生了,街头小巷随处可见,只要两三元,既可以果腹又能解馋。
六朝烟雨十朝古都的南京总结起来去讲述它总是难的,人杰地灵,历史悠久,这些词都适合南京可表显出的却只是一部分的南京。南京的历史,习俗,美食,文化等等太多东西已经深深的与这座城交融。还是你亲自来一趟南京吧,去清幽古朴的老门东;去静心禅意的鸡鸣寺;去栽满梧桐的长江路;去南京的哪里都行。看看苍山翠水看看烟火袅袅,放下自己所有心事只在江南田园画里悠然渡步。
来源:电台节目
编辑:覃杭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