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近两年的夏天一天比一天热。近40℃的气温,让人无法出门。如果气温高达50℃会是怎么样的呢?大家可能无法想象...但最近一股异常危险的热浪,正在美国西北部和加拿大西部肆虐,导致多地气温打破当地历史记录。比如:加拿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利顿的最高气温达到了47.9℃,美国西雅图在6月27日的气温,达到了42℃,俄勒冈州塞勒姆的气温达到了47℃。据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称:此次这股热浪是异常的和危险的。据不完全统计,此次高温已经导致了近600人死亡。之所以导致这么多人死亡,是因为这次热浪突袭的很多地方曾经都是避暑胜地。比如西雅图。这里的气温之前就算是盛夏也只有15℃-21℃,所以很多家都没有装空调。可是谁想到,今年热浪来袭,一下子打乱了大家的生活。很多老人、小孩的身体无法承受热浪带来的焦灼感,从而导致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病情更加恶化。他们会因为天气温度过高而导致身体异常,加重身体负担,以至于死亡。现在美国很多地区的空调店和风扇店都被抢购一空,大家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到底有多热”?热裂的马路、车顶行李箱的logo被热化、房屋外墙热到变形融化、植物热到扑街、热到软掉的蜡烛、热到地面可以直接当火炉,做三明治。高温带来的危害不仅这样,它还引发了森林火灾。比如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共发生了168起火灾,部分村庄九成建筑物被烧毁,许多居民不得不逃离。这168起火灾中,一些火势已几近失控,过火面积将达310平方公里。浓烟加上高温天气,导致救援变得困难无比,只能看着大火逐渐蔓延。由于火势蔓延的太快,导致很多古建筑也惨遭“毒手”,比如多所百年老教堂在一夜之间化为灰烬,让人遗憾。这场悲剧,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暂停,但是他们却把这个锅都甩给了中国。
据《纽约时报》报道,中国人口庞大,而且对肉类的需求量过高。在获取肉类的过程中,从饲养动物到占领更多的林地,这一过程会减少雨林面积。雨林植被的减少就会引发气温升高。文章还说了这么一句话:中国人每吃一块肉,雨林就多冒一缕烟。说来也讽刺,前两天旅行菌在刷视频的时候还看到一个美国博主在介绍中国的“新能源”。他利用在网上购买的一些“太阳能工具”,在沙漠里充实的生活了一天。用太阳能发电,用太阳能烧烤,用太阳能煮火锅...让人感慨这个神奇的世界。最后他还贴出一组数据:虽然美国人天天“闹”环保,但是新能源占比只有12%,而中国新能源占比是23%。中国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生产国。所以,希望国外媒体再造谣中国的时候,请先多查一下资料...
在事实面前,谎言永远只能是谎言。那么导致美国、加拿大这场高温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专家给了两种比较可靠的猜想。一种是因为“热穹现象”:通俗点也可以理解成是一个“温度很高的盖子”。就是热空气就被这个“盖子”盖住,出不去,又被上空的高气压向下压缩,温度升高。这样反反复复,气温叠加的越来越高。第二种猜想就是:全球变暖。其实全球变暖并不是直接让地球温度升好几个台阶,而是导致极端天气出现的概率变高。其实近年来我们也能感受到温度的变化,夏天越来越热,冬天越来越冷。就包括很多人都不知道,阿拉伯一些地区的气温已经突破了70℃。对,你没听错,70℃。现在科威特的街道空无一人,因为即使是在阴凉地带,最低温度也是高达53摄氏度!如果是走在大太阳底下,那么,70摄氏度的高温天气,可以说分分钟将人给“烤化”。因为异常的天气,当地电力、水利和可再生能源部宣布:部分地区正在遭受大面积停电,这对科威特当地的居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从上午10点到下午5点左右,根本无法出门,工人们也都无法工作,因为一出来就有中暑的危险。停在户外的车都被晒融化了。就连红绿灯都没能逃过被晒化的命运。除了科威特外,前两天看新闻说:阿尔及利亚一只骆驼热晕在路边,因为当地的气温高达60C°。能把骆驼都热晕,更别说人类了。
在中国,吐鲁番的气温也达到了45℃。很多游客甚至调侃说到:想去找铁扇公主借芭蕉扇。调侃归调侃,但如果这种极端天气持续发生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地球怎么了?很多人都说地球“病”了,但其实地球早就“生病”了。科学家曾经说:到本世纪中叶,气候变化导致地球温度升高,北极大部分地区可能没有夏季海冰,而那不会融化的一小部分,就是“最后一个冰区”。结果,现实啪啪打脸。因为“最后一个冰区”也开始融化了。而这也是北极动物最后的避难所。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北极熊要用冰块来捕猎海豹,海豹要用冰块为幼兽建造洞穴,而海象则用冰块作为觅食的平台。如果没有了这些冰块,它们基本就失去了基本生存的环境,这对它们而言可是致命的。英国《每日邮报》曾经登出过一张照片:照片里一头北极熊正在海浪中挣扎。拍照片的人说,它和另外8头北极熊因所住冰面消融而掉进汪洋大海,窘况“令人心碎”。由于全球升温,冰面不断融化,距离这9头北极熊最近冰面远在644公里外。虽然北极熊是游泳健将,但是要游644公里...对它们来说也是不可能完成的记录。曾有成群游过大约160公里纪录。但那群北极熊游到目的地后精疲力竭,其中一些在途中溺死。除此之外,动物间为了争夺那仅有的“领地”不惜大打出手。因为缺乏食物
北极熊竟然出现了内部残食的现象,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北极熊妈妈的无力,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被吃掉。气温变暖、冰面融化,海象为了争夺冰面大打出手。那些没有冰块栖息的海象只能攀爬到陡峭的悬崖之上,因为海象离开水后视力会变差,所以很多海象就会从悬崖上跌落。虽说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但现在是所有动物几乎都被逼入了绝境啊。这边北极陷入“水深火热”中,那边南极也没好到哪里去。世界气象组织表示,位于南极半岛北端的阿根廷研究基地埃斯佩兰萨于2月6日创下了18.3℃的新纪录!超过了2015年3月24日的17.5℃的纪录。与此同时,在2月9日,南极洲的西摩岛也达到了20.75°的高温。现在看着这一个个的数字,也就不奇怪那些50℃以上的高温是怎么来的了。
影片《第十一个小时》里有一句话,让人印象深:“人类终将灭亡,地球却会照样转。”原来还觉得有点“危言耸听”,现在觉得一切都是有迹可循。全球变暖,当海拔上升1米后,处于海拔不足两米的地区人口将达到4.1亿。我们一边承受着气候变化造成的不良后果,一边却还不知悔改的继续糟践地球。给大家推荐一部纪录片叫作《家园》,评分高达9.2。影片筹备将近15年,历访50多个国家,拍摄素材长达488小时,穿越了亚马逊热带雨林、戈壁沙漠、澳洲大堡礁、非洲乞力马扎罗山等地方...开始的时候,你会感慨地球之美,可是看着看着,你又会感慨人类的残忍。人类仅仅用了二十万年的时光,让地球的面目得到了改变。影片中场景从自然转为乡村,再转作城镇,最终转变为一座座摩天大厦林立着的钢筋森林,情绪也会跟着一步步的压抑起来。农场上的收割机、铺满塑料的温室大棚、匀速摆动的石油开采机...都在让我们的地球一步步的沦陷。
影片最后给出了一个数据:20%的世界人口消耗了80%的资源,每天有5000人死于饮水污染,10亿人喝不到安全的饮用水,接近10亿人面临饥荒,全球粮食贸易量的50%用于饲养和制造生物燃料,40%可耕农田遭到长期破坏,每年有1300万公顷森林消失,四分之一的哺乳动物、八分之一的鸟类和三分之一的两栖动物面临灭绝,物种死亡的速度超过其自然繁殖速度的1000倍,四分之三的渔场已枯竭、废弃或处于减产的危险,过去15年的平均气温是有记录以来最高的冰盖厚度比40年前减少了40%,到2050年会有2亿人沦为气候难民...人类改造地球的创举是史无前例的,但毁坏家园的后果也是让人触目惊心的。《第十一个小时》里,有句话还是值得深思的:“抛除人类生存与否,环境自身是可以自救的。亟待我们拯救的不是地球,只是我们自己。”是啊,照这个速度下去,未来的某一天,从地球上消失的真的可能会是我们自己。下一年,不知道极端天气会极端到什么地步,也不知道遭殃的又会是哪里。我们或许无法改变现状,但是我们可以尝试改变未来。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早日好起来。
来源:电台节目
编辑:覃杭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