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孩子暑期受这种外伤是平时的3倍,医生:没出血也危险
暑假到了,孩子们又迎来了欢乐时光,但此时也正是各种儿童意外的高发期,往往一个不留神,孩子就受到了伤害。有一种儿童外伤在暑期频频出现,往往能达到平时的2-3倍,需要各位家长格外注意。8岁的刘飞(化名)小朋友,前段时间,被一个小女孩用铁丝扎伤了右眼。
刘飞:我当时在走路,然后一个小女孩,直接拿铁丝扔我眼睛了。刘飞的妈妈带着孩子去附近的诊所看了一下,当时觉得不严重,也没当回事。
第二天,孩子眼睛疼痛又加重了,于是家长带着又去看,但还是觉得不严重,点了眼药水就回家了。
刘飞的妈妈:他就觉得眼睛里面好像有东西,我看了一下也没有,也没怎么在意,所以滴了眼药水也就没事了。
最终,家长还是带着孩子去医院做了检查。
医生:到我们这的时候已经非常严重了,角膜受伤了,晶体也损伤了,视网膜也损伤了,然后又发生了眼内炎。
医生表示,刘飞已经住院一个多星期了,眼睛做了两次手术,孩子的视力也会受到影响。
为刘飞治疗的医生提到,每年暑假期间,眼睛受伤的小朋友都比较多,是平时的2到3倍,主要以剪刀和笔戳伤为主。
医生:受伤比较多的年龄段还是六、七岁到十一、二岁这个阶段,就是孩子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但是防卫意识又比较差的阶段。
孩子们进入了暑假模式,他们求知欲望高,好奇心和模仿性强,对周围的事物都想了解,却因为缺乏生活经验,有的时候安全意识薄弱,在玩耍时对眼睛缺乏保护意识,很容易受到伤害。
特别是男孩子,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自控能力还不够,眼外伤大多是由于自己的原因造成的,包括铅笔、剪刀、竹签、树枝、铁丝等尖锐物体刺伤,弹弓、玩具手枪、投掷石子等钝器伤。
有些孩子对眼外伤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因害怕被知道后会受到责骂,因此眼睛受了伤后没有及时告诉家长,往往失去及时救治的机会。
有些孩子年龄较小不太会表达具体病状,同时主观症状可能不明显,这就需要家长能够充分了解孩子的情况,不能存有侥幸心理,要及时带孩子就医。
要提醒大家的是,眼睛受伤以后,不是看眼睛流不流血,要看视力有没有下降。如果视力下降了,一定是比较严重的伤,要到专业的机构去治疗。
对于处在视力发展阶段的孩子们来说,一次眼外伤可能会留下疤痕,甚至影响日后的视力健康。家长们要格外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
01避免接触尖锐物品
针、剪刀、刀片、钉子、尖锐的笔等,都不要摆放在孩子触手可及的地方。孩子要使用这些物品时,家长应在旁边看护,并做安全提醒。
02避免沙子入眼
很多孩子喜欢玩沙子,但是沙子一不小心进入眼睛后,会造成不适,损害眼睛健康。家长应该教导孩子安全玩沙子的方法,禁止扬沙等危险动作,同时在旁边全程看护。
03避免接触化学制剂
很多化学药品如酒精、龙胆紫等消毒药水以及其他一些外用的药水、药膏等,都对眼睛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甚至会灼伤眼睛,损害视力。家中这些有化学制剂的,要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甚至一些含酒精的饮品、厨房用的调味品等,都要避免成为孩子的“玩具”。
04避免接触产生电、火类的物品
打火机、火柴、烟花爆竹、电插头等,都应禁止孩子接触,谨防溅出的火花会伤到孩子的眼睛。
05避免眼睛接触辛辣食品
辣椒、洋葱、生姜、大蒜等食物中含有刺激性成分,孩子接触后,再用手去揉眼睛的话,就会刺激黏膜,造成水肿,甚至引起炎症反应。家长要尽量不让孩子用手去触碰这类食品,一旦摸过之后要及时洗手。
06注意活动场地和游戏内容
在与其他孩子的玩耍嬉戏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选择开阔、少障碍物的场地,避免孩子纠缠在一起,相互攻击。不玩弹弓、射箭、飞镖等危险性较大的玩具,对存在危险性游戏一定要主动避开。
有时候即使格外留心,也可能会出现意外情况。孩子一旦发生眼外伤,家长们千万不要惊慌失措手忙脚乱,此时不能让孩子用手揉搓眼睛,一定要懂得正确的急救方法:
眼睑裂伤、钝伤
当出现眼睑肿胀、瘀血、出血等情况,千万不要按压眼皮,不要用水冲,会加重感染。应用清洁的纱布盖在受伤的眼睛上,然后立即送往医院。
眼睛异物
生活中常有一些细微的异物,如灰尘、砂石、小虫等进入孩子的眼睛里,千万不能揉眼睛,应用凉水冲洗,及时送医院。
眼球穿通伤
一旦受伤,不可尝试拿掉致伤物,也不要擦拭伤口处的血痂,应立即在伤眼上盖上清洁纱布后送往医院,由专业医生根据伤情进行不同的手术治疗。同时伤员应尽量避免颠簸及低头动作,防止眼内容物进一步脱出。
化学灼伤
眼部被酸、碱等化学液体灼烧,都应争分夺秒地现场冲洗眼部,用大量的清水反复冲洗。冲洗的时候应翻开眼睑,同时转动眼球,至少冲洗30分钟后立刻送医院救治。
特殊情况:如果眼睛不小心进了生石灰,不能直接用水冲洗,应用棉签或干净手绢将生石灰粉拨出后再用清水反复冲洗眼睛。
最后,还想跟各位家长说: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往往会对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的伤害缺乏认知和判断.
我们应对孩子给予充分保护,并经常提醒、教育他们对眼外伤提高防范意识,不要让伤害给孩子带来不可挽回的终生遗憾。
【热点】国家医疗保障局:确保三孩费用纳入生育保险
近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做好支持三孩政策生育保险工作的通知,具体通知如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疗保障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任务部署,积极支持三孩生育政策落地实施,确保参保女职工生育三孩的费用纳入生育保险待遇支付范围,各地医保部门要按规定及时、足额给付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待遇,切实保障参保人员生育保障权益。同步做好城乡居民生育医疗费用待遇保障和新生儿参保工作。
各地医保部门要高度重视,提高政治站位,积极采取管用高效措施办法,确保三孩生育待遇政策落实到位,主动做好正向宣传,增强参保群众获得感。遇有重大情况和问题,及时向国家医保局报告。
洪水消退后的注意事项
防洪准备如果你身处东南沿海或者降雨量较大的地区,海啸、洪水风险较大时,家中建议配备应急避难包,简单说就是能让家庭成员安全生存几天所需要的物质。应对海啸洪水的应急包中建议配备:一人一件救生衣、每人每天 3 升的饮用水、压缩饼干等不易腐败的食物、能处理伤口的急救包、充电宝、湿巾等卫生用品、急救毯、现金、防水袋包裹的身份证复印件等。此处特别提醒大家注意准备「保温毯 / 急救毯」。如果遇到洪涝灾害,可能打湿身体甚至浸泡在水中,有失温风险。从水中脱险后,除了尽快去往安全区域外,同时也要尽快换掉打湿的衣物,让身体恢复干燥、温暖。洪水就要来袭时,如果有时间,还要给塑料瓶装满饮用水、拔掉电器电源线。
洪水有多脏由于水位上涨、快速的水流导致工业区、自然水厂、食品厂破坏,粪池、垃圾、化工原料等进入洪水,污染水源。洪水中暗藏许多危机,可能夹带着:
· 被击落的电源线
· 人类和牲畜粪便
· 家庭、医疗和工业危险废物(如化学、生物和放射性的)
· 可能含有砷、铬和汞等致癌化合物的煤灰残渣
· 其他可能导致疾病的污染物
· 坚硬的物体,如木材、车辆和碎片
· 野生或流浪动物,如老鼠和蛇等
接触受污染的洪水可能出现伤口感染、皮疹、破伤风呼吸道感染、胃肠炎、菌痢、霍乱、伤寒副伤寒、甲、戊型肝炎、麻疹、钩端螺旋体病及虫媒疾病等。水灾的卫生防疫包括个人和社区,即个人防护和环境卫生,只有两方面同时做到位,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疾病危害,保障灾区人民的健康。
接触到洪水后的注意事项不管污染源是什么,保护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远离洪水。如果接触到洪水 :
尽快用肥皂和清水清洗。如果没有肥皂或水,请使用含酒精的湿巾或消毒剂。处理好伤口,必要时就医。在重新使用之前,先用热水和洗涤剂清洗被洪水或污水污染的衣服。
如果你必须进入洪水,请穿上橡胶靴、橡胶手套和护目镜,防止受伤。洪水中可能含有造成伤害并导致感染的尖锐物体,如玻璃或金属碎片,及时急救可以帮助小伤口愈合,防止感染。暴露在洪水中的开放性伤口和皮疹会受到感染。例如,在洪水期间,当开放性伤口接触到弧菌(一种自然产生的细菌,生活在某些沿海水域)会引起皮肤感染。为了保护你自己和你的家人:
如果你有开放性伤口,请避免接触洪水;
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清洗,尽可能保持伤口的清洁;
用防水绷带包裹开放的伤口,以减少感染的机会;
如果伤口发红、肿胀或渗出,请立即就医。
洪水中可能含有污水,食用或饮用被洪水污染的任何东西都可能导致腹泻病(例如大肠杆菌或沙门氏菌感染)。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
接触洪水后要洗手,还要确保经常在饭前用肥皂和水清洗儿童的手;
不要让儿童在洪水区玩耍;
不要让孩子玩被洪水污染过和没有消毒的玩具;
不要在可能被污水或有毒化学物质污染的水中洗澡。这里包括被洪水污染的河流、溪流或湖泊。
不要在洪水河沟或池塘中洗澡,避免感染钩端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病的致病菌是钩端螺旋体,由受感染的鼠和猪的尿液污染水源,人类皮肤接触疫水而感染,主要症状是发热、全身酸痛、红眼、腓肠肌疼痛、淋巴结肿大和咯血等,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疑诊者要及早就医治疗。
确保饮用干净的水!饮水是重要问题,要确保饮用干净的水。瓶装饮用水、煮沸的自来水是可靠的;河水、水池水、地面积水、井水都不可靠,不能直接饮用。切记不要直接饮用洪水。如无水源,可接聚雨水煮沸后饮用,所有饮用水烧开煮沸1~3分钟。如果没有烧水条件,可将水放至容器中,每100公斤水加1克漂白粉消毒,充分搅拌,静置30分钟后取上部清亮部分饮用。注意:漂白液不能杀灭寄生虫。
食物安全
①不喝生水。饮用水和用来做饭的水,都要进行氯化消毒或者煮沸处理。也注意不要用洪水洗菜、洗水果、洗碗或洗漱。
②不要吃被洪水淹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不要捡食死掉的鱼虾贝类。
③被水浸的叶类、根茎类蔬菜,如果没有腐烂,可用清水洗干净后煮熟煮透食用。
④提倡用炖煮、焖烧等长时间加热的烹调方法将食物煮熟、煮透。
⑤不要吃不明的食物,或者使用不明、外观类似盐、糖的 「调味料」,以免发生中毒。
⑥尽量不吃剩饭剩菜,如果剩饭剩菜要留到下一餐食用,需要冷藏保存,下一餐食用前一定要彻底加热。
⑦断电后的冰箱冷藏大约可以维持 4 小时的温度,冷冻通常可以保持 24 小时内。此时存放的食物尚且安全。
洪水消退后的注意事项1.房屋消毒被洪水淹没的房屋要彻底消毒,包括空调、供暖管道和过滤器。
返家后一定要消毒餐具,至少在沸水中煮15分钟或用化学药片消毒。2. 消除霉菌洪水退却后,及时排出家庭中积水。家庭中使用除湿机,把床上用品、窗帘等物品尽快拿到室外晾晒,墙纸等需要揭下晾干后重新贴于墙面。必要时可以请专业家装公司处理。 随后几天,物品上如果有了霉菌显现,可以使用热水加洗涤剂清洗。食品、书籍、小家电、玩具、化妆品、普通家居接触到洪水或者出现了霉菌之后,建议直接丢弃。
3.家庭安全.戴好手套、口罩、穿上雨靴小心清理房间。小心洪水之后可能出现的一些危险动物,比如蛇、蚊虫、老鼠。饭前便后、接触过洪水后,都要用干净的水洗手;不用手揉眼睛、摸口鼻,尽量保证皮肤清洁;家里有小朋友的,一旦出现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洪水中可能出现的外伤及时清洗后续处理。
4.防止触电.洪水消退后也不要急着出外淌水,积水处还是有触电风险存在,也不要急着打开使用已经被水浸泡过的电器,确保干燥或者等维修人员检修后再使用。看到路边有电线断掉及时联系电力部门。如果确实有出门必要,可以穿着雨靴减少触电风险。如若发生触电,首要的抢救措施是迅速切断电源,然后再抢救伤者。切忌直接接触伤者。施救者做好自身绝缘保护,用干的木棍、塑料棒等不导电 的物体挑开电线,最好能够穿上胶鞋或站在干的木板凳上,戴上塑胶手套。
感谢收听,下期见!
来源:安乡电台
编辑: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