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生活小管家0820

来源:电台节目 编辑:罗洋 2021-08-20 09:42:12
—分享—

考这些证能“躺赚”?3000多人中招,两个套路曝光……

考证轻轻松松年入8万?考不过全额退学费!这样的套路熟悉吗

近日安徽合肥警方曝光了一起特大电信网络诈骗案案件涉及全国25个省市受害者多达3000余人涉案金额800多万元落网犯罪嫌疑人43名

考证就能“躺赚大钱”?

记者了解到2021年6月合肥经开公安分局接群众报警称在网上报考健康管理师证被诈骗21380元经警方缜密侦查一个犯罪团伙浮出水面!

该团伙设立培训机构,诱骗受害人报考健康管理师、营养师、心理师证等“国家权威部门认证”的证书收取报考费甚至包过费

套路①“躺赚大钱”诱人“充值”当受害人与之联系后犯罪嫌疑人以证件有国家资质、安排到医院或体检中心就业、挂靠公司年入上万元、不过包退学费等“花言巧语”诱骗受害人

套路②“假照P图”包你“放心”与此同时为了让受害人进一步打消疑虑该团伙还特别制作统一的“图片”“学员”在优渥环境中工作或收到挂靠公司打款的截图以欺骗受害人另据媒体消息受害人实际取得的证书含金量很低多是由行业协会颁发仅需几百元就可报考“挂靠”就可拿钱更无从说起“包过”“躺赚”不可靠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类似的诈骗案件频发所谓“包过”“包退”“挂靠”被不法分子吹得天花乱坠有警方发布提醒: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习考证没有捷径可走。浏览宣传广告时,请多方核实真伪,切勿盲目相信。

培训机构应对“双减”秒变策略(调课周中)家长反应强烈,态度不一

国家双减政策颁布以来,不少家长都在纠结中等待省市细则,不知道该如何安排自家娃的秋季培训班时间。跟家长们一样在等消息的,还有杭城众多培训机构,这直接决定了他们秋季的排课。

不少培训机构已决定调课周中,有家长昨晚十点接到通知昨天晚上,陆续有家长接到学而思老师的通知,讨论把课程调到周中的可能性。

有家长说,晚上6点多,学而思的数学群里,老师发公告说原秋季周末的课程会调整到周中上课,具体的安排本周末会跟大家一一沟通确认,协助调整。还有家长说,她是在晚上10点多接到群里信息的,“培训机构老师都很拼,我们家长也想早点了解秋季排课信息。”

杭州新东方学校相关工作人员说,对于秋季周末课程调课到周中的安排,目前也在根据相关部门和政策要求,逐步执行。

有城区青少年宫宣布,暂停秋季学科类培训报名

今天早上,杭州钱塘区青少年宫在公众号上发布最新消息,调整秋季部分培训项目。

公告内容为: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经研究决定秋季英语类、写作类、思维训练类课程暂停报名,已缴费学员,近期系统将统一退费(原路退回),请注意查收。不便之处,敬请理解!咨询电话:86630326。

钱塘区青少年宫傅晖主任说,这是响应国家政策,暂停学科类培训。青少年宫本来开设有与英语学科相关的趣味ABC、剑桥英语课程,与语文学科相关的慧读慧写课程,与数学学科相关、主要指导孩子如何用建模等思维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数学思维训练课程。今后,青少年宫将侧重美术、音乐、体育、科技、信息等非学科类教育培训。

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会不会调整,有关工作人员回复说,目前还没收到上级的相关文件,一切照常。

培训机构发来调查表,家长说真的好难选

另外,有些培训机构给家长发放了调查表,说将根据调查结果,结合政策细则,调整秋季课程。

好几位家长说,培训机构给出了周一到周四17:30-19:00线下授课、周一到周四19:00-20:30线下授课、线上授课、周五17:30-19:00线下授课和周五19:00-20:30线下授课等选项,他们觉得这些时间段都不合适,一个都不想选:“周中孩子上课已经很忙,周五的课程时间要么撞上饭点,要么结束很晚,线上更不喜欢。”

记者采访了一家发放调查表的培训机构负责人,她说,主要想了解下家长的意向,然后统计下秋季的学员人数,这样就可以决定秋季的场地要不要变更,比如是不是需要租面积小一些的地方。

秋季上不上培训班,家长态度有这些

对秋季上不上培训班,家长们的态度分好几种。有比较鸡血的家长想继续上,“总不能躺平吧,有能力该上还是得上。”这位初中家长说,但现在看来看去,又觉得孩子实在没时间。

今天很多家长还在传一张图,有培训机构发通告说——部分家长希望自己辅导孩子,但是又没有辅导孩子的能力,他们要求我们继续讲课,家长听课!因此我们会针对这部分家长继续开课。

关于这张截图,记者求证真实性,很可能是某些网友编的段子。但是对于秋季到底上不上学科类培训的事情,家长说法各一。

有部分家长比较佛系,一位家长说:“本来就是看别人都在上,自己顶不住压力,被裹挟着也给孩子报班的,现在看到国家的双减政策,特别开心,觉得终于有理由不上了,挺担心雷声大雨点小,执行不到位。”

还有些家长行动非常快,已经开始规划孩子的艺术、体育等非学科类培训班,“孩子的成长本来就不应该只是那些学科,让孩子爱上一门运动,学会欣赏艺术,将来才会受益无穷。”

还有些家长处于观望状态,有位妈妈说她这些天一直在跟身边许多妈妈友打电话,看看大家都怎么想,然后再做决定。她说,也试着组小班,但组班要求孩子们程度差不多、时间搭得上,“这太难了,以前在培训机构通过考试分班,然后配相应的老师,容易多了。

一年花48万给孩子增高!“增高针”真的有奇效吗?

孩子的身高往往是许多父母心中的头等大事。此前,有媒体报道,一位妈妈因担心儿子身高偏矮,“病急乱投医”一年下来花了48万元,结果儿子只长高了1厘米。

这种对孩子身高不必要的焦虑,也使得“增高针”进入了家长们的视野,一年花十几万给孩子打针的家长并不少见。

“增高针”不是你想打就能打

通常,所谓打“增高针”、生长针,其实就是注射生长激素。市面上主要分为粉剂和水剂两种,水剂又分为每周注射一次的长效水剂和每天注射一次的短效水剂。这些针剂价格较贵,一年所需费用约6-10万元,但为了孩子能够“再高一点”,仍有许多家长心甘情愿掏钱买针。

那么,“增高针”的具体效果怎么样呢?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副主任医师李豫川表示,“增高针”在临床上并没有神奇的效果。孩子身材矮小可能由很多原因导致,要找到根本,对症下药才有好的治疗效果。

所谓“增高针”也就是生长激素,在医学上主要用于治疗矮小症,有明确的使用范围,并且患者能否打生长激素,也有一套严格的要求和体检指标,比如年龄、骨龄、激素水平等,并不是想打就可以打的。医生要根据孩子现在的年龄、骨龄、身体状况以及肝肾功能、血糖指标、跟副作用有关的安全性指标是否都正常,来决定孩子可不可以接受生长激素的治疗。

滥用“增高针”会危害健康

“长高”是家长和孩子的美好期望,但也一定要科学、合理设置期望值。遗传因素对身高的贡献占到70%,而环境因素也就是外界因素、后天因素的贡献仅占30%。因此,万不可期待过高,通过注射生长激素的方式拔苗助长,否则“身高焦虑”之下,不但家长们“高不可攀”的期望值会受挫,孩子们也很可能会因为“滥用生长激素”而危害健康。

李豫川介绍,生长激素的不良反应有很多,比如早期使用过程当中可能会有头痛、血压高以及面部和四肢的水肿;有的孩子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肝功能或甲状腺功能波动、四肢关节不舒服甚至疼痛,甚至会出现血糖缓慢波动(升高)。

采用科学的方法辅助长高

虽然后天因素对身高的贡献仅占30%,但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遗传因素作用的发挥,即便基因无法改变、“增高针”不能乱打,但还是有一些科学的方法可以辅助长高。

针对那些有增高需求的青少年,李豫川在睡眠、运动和饮食方面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其一,12岁以下的学龄儿童睡眠时间应不少于9个小时,坚持早睡早起。人体自身的生长激素的分泌和发挥很好的作用是在凌晨时分,如果我们睡得越晚,那么生长激素的分泌和作用的发挥会受到干扰。

其二,青少年要保证充足、适量的运动,坚持游泳、跑步、快走、跳绳等有氧运动。运动除了能够激发自身生长激素的分泌和作用的发挥外,对骨骼的生长也是有帮助的。

其三,饮食上注重营养均衡、清淡。

最后,李豫川医生表示,矮小本身并不是决定是否需要治疗的唯一标准,身材高矮是生物多样性的表现,除非是经诊断患有矮小症的患者,否则不必过于介怀。

可怜天下父母心,但也要理性看待孩子的成长,拔苗助长不可取。给孩子点时间,慢慢长大......

感谢收听,下期见!


来源:电台节目

编辑:罗洋

阅读下一篇

返回安乡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