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乡创新采用“打包离田、灭茬还田、集中清运”三位一体处置模式,结合“人防+技防”全覆盖巡查机制,全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在安康乡正安村,一季稻收割后的田野里,金黄的稻茬与秸秆均匀铺地。伴随着隆隆的轰鸣声,灭茬机驶过田间,将散落秸秆粉碎还田。紧随其后的旋耕机跟进作业,把灭茬处理过的土壤与秸秆碎屑充分搅拌、打碎,完成翻耕。经过这套高效机械化作业,原本遍布秸秆的土地变得松软平整,可直接播种油菜。
【同期】安康乡正安村村民 严瑞文:今年的一季稻收了之后,乡里给我们配了灭茬机、耕种机,(政府)给那个农机手还有补贴,今年种油菜的效果还是蛮好,我们的(翻耕)成本也降低了一点。
今年,安康乡因地制宜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对适宜还田地块,实施灭茬旋耕,促进秸秆腐解增肥;对交通便利区域,推行打包离田,统一供应给养殖企业或生物质发电厂作为原料;对零星分散的秸秆,则组织集中清运,杜绝露天堆放隐患。在科学处置基础上,安康乡同步强化禁烧监管,创新实施“人防+技防”双线巡查,确保秸秆不仅“处置得好”,更能“管得住”。
【同期】安康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吕翔翔:我们采用“人防+技防”的方式,一个是乡村两级干部全部包保到网格,第二个是用无人机进行巡查,对于产生的秸秆第一时间通知村、社区进行处置。
走进安康乡的田野,再也看不到往日秸秆焚烧的浓烟,取而代之的是农机驰骋的高效作业和已完成翻耕、等待播种的农田。通过“乡—村—网格”三级包保和“空中+地面”立体巡查,安康乡实现了从禁止焚烧到高效利用、从单纯人防到人技结合的治理转变。秸秆不再是生态负担,成了促进增产增肥的绿色资源,既改善了农村环境,也为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了新路径。
来源: 安乡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海波 彭琼子
编辑:毛烁
本文为安乡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